明定国号洪武的第二年
洪武二年(1369)二月初一日,朱元璋下诏,令儒臣纂修《元史》。 他说,“近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实录。元虽亡国,事当记载。况史纪成败、示劝惩,不可废弃。”遂命中书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前起居注宋潦、漳州府通判王伟为总裁。征山林遗逸之士汪克宽、胡瀚、宋禧、陶凯、陈基、赵缯、鲁曾、高启、赵汸、张文海、徐尊生、黄篪傅恕、王铸、傅著、谢徽十六人同为修纂。当征召诸儒至京,元璋告谕道:“自古有天下国家的,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所以,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史的记载。元主中国将近百年,其初君臣朴厚,政事简略,与民休息,岁号小康。然昧于先王之道,酣溺胡虏虏俗,制度疏阔,礼乐无闻。至其末世嗣君荒淫,权臣跋扈,兵戈四起,民命颠危。有贤智之臣,言不见用,用不见倌,天下遂至土崩。然其间君臣行事,有善有否;贤人君子,或隐或显,其言行亦有可称道之处。今令你们纂修,以备一代之史。务直述其事,勿溢美,勿隐恶,庶合公论,以垂鉴戒。”遂由礼部统领,开局于天界寺,分科任事,焚膏继晷,至八月十一日,即;突击完成了本纪三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列传六十三卷,顺帝脱欢帖木儿一朝,因资料缺乏,暂付阙如。为了补成全书,朱元璋又遣儒士欧阳佑等十二人,遍行天下,征集史料。洪武三年二月初五日,重开史局,继续纂修。除总裁宋潦、王祎外,纂修的有赵壎、朱右、贝琼、朱世廉、王廉、王彝、张盂兼、高逊志、李懋、张宣、李汶、张简、杜寅、俞寅、殷弼。至七月一日,纂修成顺帝一朝的本纪十卷,志五卷、表二卷,列传三十六卷。于是,合前后纂修的《元史》,加以润色修订,共二百一十卷。世讥《元史》粗率,是正确的批评。主要表现在:纪事或漏或岐,简繁失宜,剪裁无度,取舍无方,考核不精,体例不纯,不符合前史遗规,译名不一和文字陋劣,等等。无论是时间,还是资料,就编修人员而言,条件是不足的,决定了其必然出现粗率的弊端。至于说纂修官照抄原书,似乎是失之于繁芜,但正因此而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有利于研究,反成为《元史》独有的优胜处。
洪武二年(1369)四月十一日,朱元璋令中书省臣编撰《祖训录》,定封建诸王国邑及官属之制。洪武六年五月初一日编成。朱元璋亲自加以裁定,并为之序。其目十三,即箴戒、持守、严祭祀、谨出入、慎国政、礼仪、法律、内令、内官、职制、兵卫、营缮、供用。朱元璋在《序》中说:自古国家建制立法,皆在始受命之君,因其备赏艰苦,阅人多而历事熟。比起生长深宫,有极大差异。我起于孤贫,委身行伍,继而收揽英贤俊杰,劳心焦思,虑患防微,将近二十年,才能剪除强敌,统一海内,人之情伪,亦颇知悉。自平定武昌以来,即与群臣议定律令,损益更改,不计其数。现复编《祖训》一编,开导后人,首尾六年,七更乃定。俗儒是古非今,奸吏舞文弄法,自非博采众长,即与果断,莫就是书。凡我子孙。莫作聪明,乱我成法。”
洪武二年(1369)十月二十日,朱元璋告谕中书省臣说;“学校教育,到元代其弊已极,使先王衣冠礼义之教混杂着元代文化意识,上下之间,波颓风靡,所以,学校之设,名存实亡。自争战以来,人习以战斗,唯知干戈,莫识俎豆。我常说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今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为当急之务,应该立即付诸实施。”三十日,即下诏命郡县并建学校。且规定:府学设教授一人(以九品)、训导四人,生员四十人,州学设学正一人、训导三人,生员三十人;县学设教谕一人、训导二人,生员二十人。师生月廪食米每人六斗,有司给以鱼、肉。学官月俸,多少不等。学者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
洪武二年(1369)七月七日(8月9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得暴病卒于军中,年仅四十岁。
周伯琦(1298-1369),饶州(今江西上饶)人。博学工文章,书法尤以古篆、真书擅名当时。著《论篆书》等。
顾瑛(1310-1369)。瑛一名阿瑛,又名德辉,字仲瑛,号金粟道人,昆山(今属江苏)人。著有《玉山璞稿》。
洪武二年(1369)正月初十日,朱元璋命于鸡鸣山(一作鸡笼山)立功臣庙。他告谕中书省臣说;元末政乱,祸及生灵。我倡义临濠,以全乡曲。继率英贤渡大江,遂西取武昌,东定姑苏,北下中原,南平闽广,越十有六载,始克混一。每念诸将相从,捐躯戮力,开拓疆宇,有共事而不睹其成,建功而未其报。追思功劳,痛切我怀。因此,命有司立功臣庙,序其封爵,为像以祀。人孰无死,死而不朽,乃为可贵如诸将者,生建忠勇之命,死有无穷之荣;身虽殁而名永不磨灭。六月初三日庙成,朱元璋亲定功臣位次,以徐达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华高、丁德兴、俞通海、张德胜、吴良、吴桢、曹良臣、康茂才、吴复、茅成、孙兴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虚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赵德胜七人配享太庙。此位次,屡经删汰,并非洪武二年所定名单位次。
吴元年(1367)置翰林院,秩正三品。设学士(正三品)、侍讲学士(正四品)、直学士(正五品)、修撰、典簿(正七品)、编修(正八品)。洪武二年(1369)正月十三日,更定翰林院官制,置学士承旨(正三品),改学士从三品,侍讲学士正四品,侍读学士从四品,直学士正五品,修撰正六品。增设待制(从五品)、应奉(正七品)、典籍(从八品)等官。洪武十三年增设检阅(从九品)。洪武十四年定学士为正五品,革学士承旨、直学士、待制、应奉、检阅、典籍。设孔目、五经博士、侍书、待诏、检讨。洪武十八年,更定品员。以侍读先侍讲。其设置为:学士一人 (正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并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二人(并正六品)等。史官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检讨(从七品),庶吉士,无定员。职权是;学士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天子顾问,凡经筵日讲,纂修实录、玉牒、史志等书,编纂六曹章奏,皆奉敕统承等等。侍读、侍讲掌讲读经史。史官掌修国史等。
初于两淮设都转运司,吴元年(1367)于杭州设两浙都转运司。设都转运使(正三品)、同知(正四品)、副使(正五品)、运判(正六品)、经历(正七品)、知事(正八品)、照磨、纲官(正九品)。洪武二年(1369)正月十三日,又置长芦、河东二都转运使司。后又陆续设立山东、福建二司。司设都转运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二人(从四品)、副使一人(从五品),判官无定员(从六品)。下属经历司,设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一人(从八品)、库大使、副使各一人。所辖各盐课司大使、副使,各盐仓大使、副使,各批验所大使、副使并一人,俱未入流。都转运使掌盐法、盐课。同知、副使、判官辅佐。计有六司、十四分司。两淮司辖泰州、淮安、通州分司;两浙司辖嘉兴,嘉兴、松江、宁绍、温台分司,长芦辖沧州、青州分司:山东辖胶莱、滨乐分司,河东辖解盐东场、西场、中场分司。
盐课提举司系都转运盐使司下属机构,职掌如都转运使。洪武二年(1369)正月十三日,置广东海北盐课提举司(建文中改都转运司),洪武三年在察罕脑儿设盐课提举司,后渐增设各处。计有四川、广东海北、黑盐井、白盐井、安宁、五井、察罕脑儿等。司设提举一人(从五品)、同提举一人(从六品),、副提举无定员(从七品)。属官有吏目、库大使和副使。下辖各盐仓、场井盐课司等。
凡遇正旦、圣寿朝贺,群臣行礼三呼万岁。朱元璋以为皆系虚语,于洪武二年 (1369)正月二十八日告谕群臣,更换赞呼之词。他说:“遇朝贺之日,赞礼官云赞呼,众臣皆呼‘愿君有道’!再赞呼,众臣皆呼‘天下和平’!你们以为如何?”廷臣说:“应该三呼。至于赞呼之词,是臣祈君之至诚。将词改为:一呼天辅有德,二呼海宇咸宁,三呼圣躬万福。”元璋同意。自此以后,遂不呼万岁。
洪武二年(1369)二月二十七日,朱元璋与侍臣论待大臣之礼。刘基说;古代,公卿有罪,盘水加剑,诣请室自裁,未赏鄙辱,是存待大臣之礼。”其时,侍读学士詹同侍坐,因取《大戴礼》及贾谊疏呈进说:“古代,刑不上大夫,所以励廉耻而君臣之恩义两尽。”朱元璋点头称是。
洪武二年(1369)二月二十七日,朱元璋与詹同论仁义、暴虐。他说;“以仁义取天下,虽迟而长久,以诈力取天下,虽易而速亡。周、秦即是例证。周之仁厚可以为法,秦之暴虐可以为戒。下如汉,唐、宋之政,亦互有得失,要取其所长而舍其所短。若不审慎取舍,则得失混淆。遗害无穷。”
洪武二年(1369)二月二十九日,朱元璋与群臣论名爵、职守。他说:元朝不重名爵,或以私爱辄授以官职,名虽易得,实无益于事,徒拥虚名而已。我今命官,必因其才;官之所治,必尽其事。又常常想到,过去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我非常愤怒。所以,今天严格法禁,遇有官吏贪污害民,严惩不贷。你们当体会我的意思。若守己廉而守法公,犹人行坦途,从容自适;若贪贿罹法,犹行荆棘之中,寸步不可移,纵然得出,已体无完肤了。当深为鉴戒!”
朱升(1299—1370),字允升,休宁人。元至正乙酉举人,授池州学正。元末农民起义时,弃官归石门,闭门著述,学者称枫林先生。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下徽州,以邓愈推荐,元璋召问时务,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对。元璋十分高兴;留置幕府。吴元年(1367)擢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洪武元年(1368)迁翰林学士,参与定宗庙时享斋戒之礼,主持编修《女诫》采集古贤后妃可为鉴戒之事等。三月初六日致仕,次年十二月卒于家,年七十二。著有《枫林集》等。
吴元年(1367)置内史监,设监令,丞、奉御、内史、典簿、室门官设室门使、副。后改置内使监,御用监,各设令一人、丞二人,奉御、典簿、皇门官门正、副,春宫门正、副,御马司司正、副,尚宝兼守殿、尚冠、尚衣、尚佩、尚履、尚药、纪事等奉御。洪武二年(1369)八月初七日,朱元璋命吏部定内侍诸司官制。告谕道:“我观《周礼》所记未及百人,后世至逾数千,终为大患。今虽未能复古,但亦当为防微杜渐。古时此辈只管酒浆醯醢,司服守桃数事。我也不过令其备使令,无别的委任。你们可斟酌改定,勿令过多。”又对侍臣说:“此辈自古以来,求其善良,千百中不一二。若用以为耳目即耳目蔽,以为心腹即心腹病。要能驾驭此辈,得使其常戒敕,使其畏法,不可使之有功,有功则骄恣,畏法则检束,检束则自不敢为非。”遂定置内使监奉御六十人;尚宝一人,尚冠七人,尚衣十人,尚佩九人,尚履八人,尚药七人,纪事二人,执膳四人,司脯二人,司香四人,太庙司香四人,涓洁二人。置尚酒、尚醋、尚面、尚梁四局,局设正一人、副二人。置御马、御用二司,司设正一人、副二人。内使库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内仓监设令一人、丞二人。置东宫典玺、典翰、典膳、典服、典药、典乘兵六局,局设郎一人、丞一人。又置门官,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奉天门、左右顺门、左右红门、皇宫门、坤宁门、宫左门、宫右门,各设门正一人、副一人:东宫门官:春和门;东宫后门、宫左门、宫右门,各设门正一人、副一人。洪武三年,置王府承奉司,改内使监、御用监秩皆从三品,皇门官秩从四品。四年,复以其品秩高低,授以散官,乃改内使监为正五品,皇门官为正六品。洪武六年,改御用监为供奉司、内仓监为内府仓、内府库为承运库。不久,又置纪事司、内正司(改典礼纪察司)。洪武十年,置神宫内使监、天地坛、神坛各祠祭署、甲乙丙丁戊五库及皇城门官端门等十六门。洪武十二年更置尚冠,尚衣、尚履三监及针工、皮作、巾帽三局,改尚佩局为尚佩监。洪武十六年,置内府宝钞广源、广惠二库。洪武十七年,更定内官诸监、库、局品职。洪武二十八年,重定内官监、司、库、局与诸门官,并东宫六局、王府水奉等官职秩。经过多次增删更定。终成十二监、四司、八局,通称二十四衙门。
朱元璋召见群臣询问建都之地。有的说,关中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有的说洛阳天地之中,四方朝贡,道里适均;汴梁亦为宋朝故都;有的说,北平是元代都城,宫室完备,在其地建都,可省民力。元璋说:你们说得都很对,但时有不同。长安、洛阳、汴粱,实是周秦汉唐宋的国都。而平定之初,民未苏息,我若在那里建都,所需力役,都要从江南运输,重劳其民,若就北平宫室,不能没有更作,也非容易之事。今南京长江天堑,龙蟠虎踞,江南形势之地,真足以建都。临濠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我想将临濠立为中都,你们以为如何?”群臣都说很好,很好。洪武二年(1369)九月十二日,朱元璋下诏,立临濠为中都,令有司营建,其建置、池城、宫阙,一如京师之制。
朱元璋准备大封功臣,赐以铁券,但不知何种式样为宜。其时听说吴越忠肃王鏐后裔台州百姓饯允一之家收藏有唐昭宗所赐的铁券,便遣使索取,以其式样,加以修改,洪武二年(1369)九月二十三日定制:式样如瓦,共分七等。公二等;其一,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其二,高九寸五分,宽一尺六寸。侯三等:其一,高九寸,宽一尺五寸五分;其二,高八寸五分,宽一尺五寸;其三,高八寸,宽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其一,高七寸五分,宽一尺三寸五分;其二,高六寸五分,宽一尺二寸五分。外刻历履恩数,以记其功;中镌免罪减禄,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共制九十七副,每副各二分为左右,左颁诸功臣,右藏于内府。有事故则合之以取信。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改制铁券,赐诸功臣。
世家宝(?一1394),字观益,河南临颍人。其先出蒙古,本姓初,仕元赐姓世,官至集贤院学士。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五日投降,朱元璋授大理寺少卿,同年八月迁礼部侍郎。洪武二年七月初一日迁刑部尚书,十一月十八日坐事贬庐陵知县。不久,召还任兵马指挥使司副指挥。洪武七年九月改两浙盐运使司同知。洪武十五年迁临安知府,秩满致仕。后召至京师,奉命赈广东兴宁、长乐二县饥民。洪武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卒于家。
朱昭,生卒年、籍贯不详。洪武二年(1369)十一月二十九日任户部尚书,十二月初一日贬谪苏州知府。后卒于官。
洪武二年(1369),以广西地接徭僮,即于关隘衡要冲之处设巡检司,以警奸盗,后遂增置各处。巡检司设巡检、副巡检,俱从九品。掌缉捕盗贼,盘诘奸伪,洪武十三年二月初六日朱元璋遣使分视各处巡检司。敕谕:务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不久,改巡检司为杂职。十月十六日,朱元璋命吏部裁汰巡检司。凡非要冲之地,全部罢除。于是共罢三百五十四司。
菩提老祖的身份在《西游记》中一直是个谜,他拥有当神仙的能力,却喜欢在人间生活。传说菩提老祖精通诸子百家,寿命与天地同齐,法力无边,隐居于深山中隐秘授徒。孙悟空的第一任师傅就是菩提老祖,孙悟空在菩提老祖那里学会了七十二变、筋斗云还有大品天仙决。此后孙悟空不仅获得了高强的法力,还习得长生不老之术,不过菩...
2023-03-230阅读全文 >>1192年,是时间概念,南宋绍熙三年,又称金明昌三年。中文名1192年外文名the year of 1192所处年代1南宋绍熙三年所处年代2金明昌三年历史大事件宋定杂艺不许任子法1192年通鉴记载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绍熙三年(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春,正月,乙巳朔,帝有疾,...
2023-03-190阅读全文 >>圣彼得和圣保罗大教堂(Cathedral Church of St.Peter and St.Paul)又称华盛顿大教堂,俗称华盛顿国家大教堂,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巴洛克建筑的杰作。它建于1408年,是立唯一的长方形的哥特式大教堂。立陶宛著名的主教、诗人瓦兰裘斯葬于教堂内。后来不断改建,直到1655...
2023-03-230阅读全文 >>澳洲守护小蓝企鹅超过10年的牧羊犬Oddball走了据ETtoday:澳洲南部海岸一座离岛「中岛」(Middle Island)住着世界上最小的企鹅「小蓝企鹅」,但它们却因外来种狐狸威胁而差点灭绝,10年前一名农民想出方法,训练牧羊犬保护它们,牧羊犬与企鹅的故事也被改编成电影《Oddball(201...
2023-03-220阅读全文 >>江西南昌赣江新区七星堆发掘出三国至隋代期间的六朝墓群出土700多件孙吴时期文物据东网:中国考古团队花逾一年时间,近日在江西南昌赣江新区内的七星堆中,发掘了三国至隋代期间六朝的墓群,现清理出73座,规模庞大、保存良好。此外考古人员更起出700多件孙吴时期的文物,对历史研究有重大价值。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
2023-03-220阅读全文 >>说到石矶娘娘其实她给人的印象应该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那种大恶人了,其实真正的石矶娘娘也并非如此的,我们对石矶娘娘的了解就只是她对哪吒的那一段故事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石矶娘娘最后也是被姜子牙给打回了原型,那么这个石矶娘娘最后封神了没有?最后石矶娘娘又封的是什么神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
2023-03-230阅读全文 >>公元577年历史年表 公元577年历史大事 公元577年大事记
公元573年历史年表 公元573年历史大事 公元573年大事记
公元578年历史年表 公元578年历史大事 公元578年大事记
公元579年历史年表 公元579年历史大事 公元579年大事记
公元581年历史年表 公元581年历史大事 公元581年大事记
公元580年历史年表 公元580年历史大事 公元580年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