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馆 www.qiwenguan.com】探寻天下未解之谜 领略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白垩纪琥珀中首次发现保存了角质毛的陆生蜗牛

发布时间:2023-03-23来源:奇闻馆编辑:奇闻馆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白垩纪琥珀中首次发现保存了角质毛的陆生蜗牛

琥珀毛环口螺的模式标本(摄影/邢立达)

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白垩纪琥珀中首次发现保存了角质毛的陆生蜗牛

琥珀毛环口螺的毛特写(摄影/邢立达)

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白垩纪琥珀中首次发现保存了角质毛的陆生蜗牛

现代的多毛环肋螺(摄影/周清华)

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白垩纪琥珀中首次发现保存了角质毛的陆生蜗牛

琥珀毛环口螺复原图(绘图/刘毅)

据上观新闻(黄海华):10月12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他们在琥珀中首次发现保存了角质毛的陆生蜗牛,这对我们理解白垩纪蜗牛的多样化,以及蜗牛与被子植物的协同演化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由德国吉森尤斯图斯-李比希大学的托马斯·诺伊鲍尔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瑞士伯尔尼自然史博物馆的研究员艾德丽安·约胡姆共同研究。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细胞》旗下的《iScience》。

此次研究的标本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此地的琥珀距今约1亿年,为白垩纪中期。新发现的蜗牛化石直径约为6.6毫米,高约2.2毫米。通过对CT数据的重建、分割和融合,邢立达团队最终无损得到了标本的高清3D形态。因为标本壳表面覆盖着密集的角质毛,螺层侧缘上部和顶侧有明显的螺纹,这些特征区别于已知的腹足类,因此论文作者命名了新属:毛环口螺,新种为琥珀毛环口螺。“在分类上,琥珀毛环口螺属于环口螺科。”托马斯指出,“该科是一些较为古老的陆栖种类,一般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阴暗多腐殖质的环境。”

大多数腹足类物种都具有一个呈螺旋形的壳,当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将柔软的身体缩进壳中。其中部分腹足类的壳体上有一层角质毛,对于这些毛状结构,学者认为可能是一种减少被掠食的防御措施,或增加水的附着让移动更方便,或提高壳体表面附着力等。这种特征在湿螺科、大蜗牛科、圈螺科、坚齿螺科、多圆螺科等门类中都重复出现过,这表明该特征已经独立地演化出现数次。学者推测,毛结构是一种祖征,在演化史上已多次丧失,这可能与大环境从潮湿到干旱的往返转变有关。

“但我们从未在化石记录中找到它们,我们无法想象这些极为精致的结构能以传统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但琥珀的出现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们终于有机会来研究化石记录中的毛蜗牛。”邢立达解释道。“琥珀毛环口螺就是琥珀这种特异保存带来的神奇礼物,它是目前腹足类化石记录中,保存有毛状结构的唯一记录,也是最古老的记录。”

琥珀毛环口螺表面覆盖着角质毛,科学家认为这种角质毛是蜗牛对热带森林环境的适应,是潮湿环境觅食过程中增加自身对植物的附着力,而且还可能带有收集和运输小种子的功能。这种性状的出现,与蜗牛的主要食物——被子植物的全球性辐射演化有莫大的关系。蜗牛可能更喜欢柔软的被子植物而不是坚硬的针叶树的树针。科学家推断,琥珀毛环口螺已经逐步适应了白垩纪中期这个以被子植物为主导的世界,壳体上的毛首先起到让掠食者望而却步的作用,功能上则有助于它更好地附着在被子植物的叶子上,降低意外掉落的风险,以及掉落重新爬回到高处的大量消耗,万一跌落到森林地面上,毛结构还可能会减轻冲击力而降低对壳体造成的潜在损害。此外,厚厚的一层毛可能还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

更有趣的是,现代蜜蜂会无意地将花粉通过周身绒毛从一朵花转移到另一朵花,琥珀毛环口螺的毛也可能有类似功能。在白垩纪中期,被子植物种子的平均尺寸很小,往往低于1立方毫米,琥珀毛环口螺的毛可能会附着到一些小种子,并随着运动到其它地点来完成传播。也就是说,被子植物的扩散可能触发了蜗牛的适应性进化,促使了白垩纪陆生蜗牛的多样化。反过来,蜗牛的演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被子植物的扩散。

标签:  琥珀  蜗牛  可能  植物  被子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白垩纪琥珀中首次发现保存了角质毛的陆生蜗牛》感兴趣,还可以看看《北京正阳桥遗址发掘出土一具镇水兽》这篇文章。奇闻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