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馆 www.qiwenguan.com】探寻天下未解之谜 领略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公元705年历史年表 公元705年历史大事 公元705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2023-03-23来源:奇闻馆编辑:奇闻馆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年表 > 手机阅读
705年,唐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神龙元年,干支纪年为乙巳蛇年。
中文名
七百零五年
外文名
Seven hundred and five years
别名
705年,神龙元年

705年中国纪年

705年,唐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神龙元年,干支纪年为乙巳蛇年。

705年历史大事

改元神龙

长安五年(七0五)正月壬午朔,大赦,改元神龙,自即日起,即为神龙元年。此时武后虽在病中,但中宗尚未复辟,故“神龙”仍系武周年号。至正月二十三日,中宗以太子监国;二十五日中宗即帝位,不复改元,始变武周年号为李唐年号。

张柬之等斩二张

神龙元年(七0五)正月,太后仍卧病洛阳迎仙宫之长生殿,病重,宰相张柬之等思乘机拥太子复辟。然太后宠二张,只许二张侍侧,太子、宰相及外臣俱不得近。初,群臣欲以谋反罪诛二张,太后不以为反,至是,张柬之等决以兵诛之。先是久视元年(700)柬之由荆州长史擢洛州长史时,与代者杨元琰语及太后革命(周革唐命)事,元琰慨然有匡复之志,及柬之入相,遂引元琰为右羽林将军,曰:“今日非轻授也。”柬之又用司刑少卿桓彦范、中台右丞敬晖及右散骑侍郎李湛皆为左右羽林将军,委以禁兵。柬之又谓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曰:“将军今日富贵,谁所致耶?”多祚泣曰:“大帝(高宗)也。”柬之曰:“今大帝之子为二竖(二张)所厄,大将军不思报大帝之德乎?”多祚曰:“苟利国家,惟相公处分,不敢顾身及妻子。”因指天地以自誓。柬之既联络北门诸军,然后与宰相崔玄玮、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及敬晖、桓彦范谋举事。适姚元之自灵武至,柬之复以其谋告之。太子于北门问太后疾,彦范,晖同谒,密陈其策,太子亦许之。二十二日,柬之、玄啼、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帅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先至北门(即玄武门),而遣多祚、湛及驸马都尉王同皎往东宫迎太子。太子疑,不出。同皎曰:“先帝以神器(帝位)付殿下,而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三年矣。今天地有灵,北门(禁军)、南牙(宰辅),同心协力,以诛二竖,复李氏社稷,愿殿下暂至玄武门以副众望。”太子曰:“凶竖本当夷灭,然上(太后)体不安。恐致惊吓。诸公更为后图。”李湛曰:“诸将相不顾家族以保卫社稷,殿下奈何置之死地?请殿下自出止之。”太子深知传位巳定,不必乘母病危,而诸臣急于求成,借诛二张之名,以图拥戴之功,故不得不出。于是同皎扶抱太子上马,合柬之、玄玮等从玄武门斩关而入,至迎仙宫,迳斩易之、昌宗于庑下。史未言二张拥兵对抗,则知其无谋反之图;史已言立庐陵王为太子乃吉、张之谋,益知二张无取代太子之意。二张少年弄臣,爱之者莫过太后,知之者亦莫过太后,苟或谋反,一夫一绳缚之可已,何待北门南牙汹汹然若有介事哉!

中宗复辟

柬之等既斩二张,遂进至太后所寝长生殿,环绕榻前,太后惊起,问道:“谁在作乱?”柬之等回答:“张易之、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之,恐有漏泄,故不敢先告。在宫禁用兵,臣等该死!”太后看到太子,便说:“是你吗?两小于既死,你可以回东宫了。”彦范上前说:“太子怎能再回东宫?当年天皇(高宗)以爱子托给陛下,现在年纪已大,天意人心都归向李氏,群臣都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所以拥护太子以诛贼臣,希望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右羽林将军李湛是李义府(高宗、武后时宰相)的儿子,太后一见,便说:“你也是诛易之的‘将军’吗?我待你父子不薄,不想竟有今天!。(可见太后深痛二张之死)湛惭,不能回答。太后又对崔玄玮说:“别的宰相都是由别人推荐,只有你是朕亲自选拔,今天也来了这里吗?”(可见太后深憾此次兵变)回答是“此乃臣所以报陛下之大德。”于是柬之等逮捕了张昌期、昌仪、同休,皆斩之,并将易之、昌宗等都在天津桥枭首示众。其党羽韦承庆、崔神庆、房融等都被捕入狱。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太子监国,赦天下,首先以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分遣十名使者奉玺书宣慰十道各州。二十四日,太后传位太子。二十五日,中宗即位。二十六日,太后徙居上阳宫(洛阳禁苑之东)。二十七日,帝帅百官诣上阳宫,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二十八日,以张柬之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崔玄玮为内史,袁恕己同凤阁鸾台三品,敬晖、桓彦范皆为纳言,以上诸人并赐爵郡公。李多祚赐爵辽阳郡王,王同皎为右千牛将军、琅邪郡公,李湛为右羽林大将军、赵国公,其余大小功臣皆有赏。二月四日,复国号为“唐”,凡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皆复永淳(六八二至六八三)以前故事。计武则天自唐载初元年九月壬午(九日)改元天授,改国号为“周”,至今(六九0至七0五)已十五年。

韦后干政

神龙元年(七0五)二月十四日,中宗立妃韦氏为皇后,追赠后父玄贞为上洛王,母崔氏为妃。初,中宗为庐陵王,迁房州,与韦后同幽闭十余年(六八四至六九八)备尝艰危,情爱甚笃。中宗每闻敕使至,常惶恐欲自杀,后止之,曰:“祸福无常,岂可随便一死!”朝廷颁食至,后恐有毒,辄先尝。中宗尝与后私誓曰:“他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限制。”及再为帝后,果干预朝政如武后在高宗之世。中宗每临朝,皇后必施帷幔坐殿上,预闻政事,如“二圣”焉。桓彦范上表亟谏,俱不听。后生邵王重润,久视二年(七0一)九月,为太后逼令自杀。生长宁、安乐二公主,安乐生于道中,中宗特爱之,嫁武三思子崇训(崇训死,再嫁武承嗣子延秀),骄纵不法,人皆切齿。

武氏复振

神龙元年(七0五)二张既诛,五臣(张柬之、崔玄玮、袁恕己、敬晖、桓彦范)执政,洛州长史薛季昶谓张柬之、敬晖曰:“二凶虽除,产、禄犹在(以吕产、吕禄比武三思)。去草不去根,终当复生。”二人曰:“大事已定,彼犹几上肉,有何能为?所诛已多,不宜复加。”朝邑尉刘幽求亦谓桓彦范、敬晖曰:“武三思尚在,公等终无葬地。若不早图,后悔无及。”皆不听。二月十六日,中宗即位仅二十日,即以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拜相)。十七日,以武攸暨(太平公主之夫)为司徒、定王。上官婉儿者,以祖父仪之死,没入后宫,为则天所爱,百官表奏多令参决。及中宗即位,初拜婕妤(后拜昭仪),使专掌诏命,益委信之。婉儿与三思私通,又荐三思于韦后,韦后喜,亦与之通。三思遂得出入禁中,中宗信之,每与议朝政,且使韦后与三思双陆(二人游戏),而自居旁为之点筹(计算筹码)焉。三思子崇训娶安乐公主,中宗屡微服幸三思第,监察御史崔皎密谏曰:“唐命初复,太后尚在,周之旧臣,列居朝廷,陛下奈何私幸武氏,不察隐患?”张柬之等渐有所悟,谏中宗曰:“太后革命之际,宗室诸李,诛戮殆尽。今陛下反正,而武氏犹滥官爵(谓封王、作相),请损抑之!”不听。柬之等抚床叹愤,曰:“主上昔封英王,(仪封二年封),时称勇烈,吾等所以不诛诸武者,欲使主上自诛以张天子之威耳。今反庸怯如此,奈何!”

神龙宽赦

自武后秉政五十年来(六五五至七0五),杀戮之多,冤狱之繁,不可胜纪。神龙(七0五)再革,屡颁大赦,可见一斑。正月朔,太后改元大赦:自文明(六八四)以来得罪者,非扬(徐敬业)、豫(越王贞)、博(琅邪王冲)三州及诸反逆魁首,咸得赦免。正月二十五日,中宗即位赦天下:其为周兴等所枉者咸令清雪,子女配没者皆免之,惟张易之党不赦。三月五日,中宗特制:文明以来破家子孙皆复旧资荫(凭先辈资历享权),唯徐敬业,裴炎子孙不在免限。又制:枭氏(萧淑妃),蟒氏(王皇后)皆复旧姓。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后卒,遗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瑷、柳奭亲属皆赦之。

谯王重福被贬均州

谯王重福,中宗之庶子(非韦后所生),其妃乃张易之甥女,韦后恶之,进谗于中宗曰:“重润(韦后生)之死,重福为之也(见久视元年太后杀孙条)。”由是贬均州刺史,常令州司防守之。

五王并封

武三思与韦后日夜进谗,谓敬晖等“恃功专权,将不利于社稷。”中宗信之,三思因献策,封晖等为王而罢其政事,外示尊宠功臣,内实夺其权。于是神龙元年五月十六日,以齐公敬晖为平阳王、谯公桓彦范为扶阳王、汉阳公张柬之为汉阳王、南阳公袁恕己为南阳王、博陵公崔玄玮为博陵王,罢知政事,赐金帛鞍马,令朝朔望(每月初一、十五可上朝一次)。又恐人心不服,二十五日,制降诸武爵:梁王三思为德静王、定王攸暨为乐寿王,河内王懿宗等十二人皆降为公。然赐爵为虚,知政为实,自后三思令复修则天之政,不附武氏者逐之,为五王所斥者申之,大权尽归武氏,时距中宗复辟仅四月耳。

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并为宰相。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于是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使兼中书门下之职,午前决朝政,午后决(尚书)省事。神龙元年(七0五)五月,以豆卢钦望(豆卢姓,鲜卑慕容族)专为右仆射(即不兼中书门下之职),钦望遂不敢预朝政。六月,益命钦望“有军国重事,中书门下可共平章。”钦望乃得预政,为真宰相。自后专拜仆射者,但示尊宠而非宰相。

武则天卒

神龙元年(七0五)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卒于洛阳上阳宫,年八十二(六二四至七0五)。先是中宗本年正月即位之次日(二十六日),太后即由迎仙宫徙居上阳宫。次日帝即率百官诣宫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自后每十日一往上阳宫问太后起居。五月,迁周庙七主于西京尊崇庙,仍制“武氏三代讳,奏事者皆不得犯。”及卒,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玄武门之变,虽云废周复唐,终是以母传子,与寻常改朝换代异。况临终自愿去帝号,称皇后,合葬乾陵,故终唐之世,李氏嗣君尊之不衰。

昭武九姓有使者来

昭武九姓由粟特国分裂而成。据说本月氏人,原居中国祁连山北之昭武城(今甘肃张掖西北),因受匈奴压迫而西徙,杂居今中亚之锡尔河之南至阿母河区域。其中康国、安国、曹国、米国、何国、史国、穆国、漕国、钹汗国、乌那曷国、伐地国,皆以“昭武”为姓,故合称“昭武九姓”(“九姓”言其多,并非仅限九国)。唐初,诸国都求内附,以抗大食(今阿拉伯)。高宗初,分置诸都督府,如康居都督府,以康国王为都督;置大宛都督府,以石国王为都督。其它大小各国,或朝贡,或由唐任命国王为当地“州刺史”。安西大都护府成立,四镇、九姓及八都督、十六府州均隶之。九姓地处中亚,道远阻隔,加以吐蕃、突厥为梗,来朝不时。神龙元年(七0五),伊拉克总督哈嘉智遣将入侵九姓国,九姓国东奔内附。十一月十三日,中宗御洛城南楼,观泼寒胡戏(此戏本出康国,每年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交泼为乐),疑本年九姓国有使者来。

诏诸州置中兴寺观,旋改龙兴

神龙元年(七0五)中宗复辟。二月,诏令诸州各置一“大唐中兴”寺观,于是改众香寺为中兴寺。右补阙张景源上疏,以为“中兴者,中有阻间,不承统历,既奉成周之业,实扬先圣之资。中兴立号,未益前规。以臣愚见,所置“大唐中兴”寺观、图史、制诰,咸请除“中兴”之字,直以“唐龙兴”为名。庶望前后君亲,俱承正统;周唐宝历,共叶神聪。”(疏谓周出自唐,唐继自周,周唐一体,无所谓中兴)中宗以为然,降敕“自今已后,不得言中兴之号,其天下‘大唐中兴寺观,宜改为‘龙兴’寺观。”如原改金台观为中兴观,至神龙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再改为龙兴观。

姚涛卒

涛万年人,思廉孙。武后时,官地官尚书,后拜相。长寿二年(六九三),曾建议宰相应自撰仗下所言军国政要,称“时政记”,以授史官。时政有记,自涛始。

苏味道卒

味道(六四八至七0五)栾城人,与里人李峤俱以文翰知名,时称“苏李”。举进士,武后时以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在相位,未尝有所发明,但模棱持两端耳。中宗复辟,以坐张易之党,贬眉州刺史卒。

奏报户口

神龙元年(七0五)户部奏报天下户六百一十五万,口三千七百一十四万有畸。

令贡举停习《臣轨》

先是长寿二年(六九三)罢举人习《老子》,改习则天所造《臣轨》。神龙元年(七0五)中宗复辟,改周为唐,二月二日赦文云:“天下贡举人停习《臣轨》,依前习《老子》。”

崔融卒

融(六五二至七0五)字安成,全节人。擢八科高第,补宫门丞。中宗为太子时,迁侍读,典东宫章疏。长安中进凤阁舍人,坐附张易之兄弟,贬袁州刺史。寻召拜国子司业。融文章华丽典雅,朝廷大手笔多委之。亦工诗。卒谥文。辑《珠英学士集》。

705年通鉴记载

则天顺圣皇后下神龙元年(乙巳,公元七零五年)

春,正月,壬午朔,赦天下,改元。自文明以来得罪者,非扬、豫、博三州及诸反逆魁首,咸赦除之。

太后疾甚,麟台监张易之、春官侍郎张昌宗居中用事,张柬之、崔玄?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谋诛之。柬之谓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曰:“将军今日富贵,谁所致也?”多祚泣曰:“大帝也。”柬之曰:“今大帝之子为二竖所危,将军不思报大帝之德乎?”多祚曰:“苟利国家,惟相公处分,不敢顾身及妻子!”因指天地以自誓。遂与定谋。

初,柬之与荆府长史閺乡杨元琰相代,同泛江,至中流,语及太后革命事,元琰慨然有匡复之志。及柬之为相,引元琰为右羽林将军,谓曰:“君颇记江中之言乎?今日非轻授也。”柬之又用彦范、晖及右散骑侍郎李湛皆为左、右羽林将军,委以禁兵。易之等疑惧,乃更以其党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易之等乃安。

俄而姚元之自灵武至都,柬之、彦范相谓曰:“事济矣!”遂以其谋告之。彦范以事白其母,母曰:“忠孝不两全,先国后家可也。”时太子于北门起居,彦范、晖谒见,密陈其策,太子许之。

癸卯,柬之、玄?、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帅左右羽林兵五百馀人至玄武门,遣多祚、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安阳王同皎诣东宫迎太子。太子疑,不出,同皎曰:“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三年矣!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今日诛凶竖,复李氏社稷,愿殿下暂至玄武门,以副众望。”太子曰:“凶竖诚当夷灭,然上体不安,得无惊怛!诸公更为后图。”李湛曰:“诸将相不顾家族以徇社稷,殿下奈何欲纳之鼎镬乎!请殿下自出止之。”太子乃出。

同皎扶抱太子上马,从至玄武门,斩关而入。太后在迎仙宫,柬之等斩易之、昌宗于庑下,进至太后所寝长生殿,环绕侍卫。太后惊起,问曰:“乱者谁邪?”对曰:“张易之、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之,恐有漏泄,故不敢以闻。称兵宫禁,罪当万死!”太后见太子曰:“乃汝邪?小子既诛,可还东宫!”彦范进曰:“太子安得更归!昔天皇以爱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久居东宫,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诛贼臣。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李湛,义府之子也。太后见之,谓曰:“汝亦为诛易之将军邪?我于汝父子不薄,乃有今日!”湛惭不能对。又谓崔玄?曰:“他人皆因人以进,惟卿朕所自擢,亦在此邪?”对曰:“此乃所以报陛下之大德。”

于是收张昌期、同休、昌仪等,皆斩之,与易之、昌宗枭首天津南。是日,袁恕己从相王统南牙兵以备非常,收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系狱,皆易之之党也。初,昌仪新作第,甚美,逾于王主。或夜书其门曰:“一日丝能作几日络?”灭去,复书之,如是六七。昌仪取笔注其下曰:“一日亦足。”乃止。

甲辰,制太子监国,赦天下。以袁恕己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分遣十使赍玺书宣慰诸州。乙巳,太后传位于太子。

丙午,中宗即位。赦天下,惟张易之党不原;其为周兴等所枉者,咸令清雪,子女配没者皆免之。相王加号安国相王,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太平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主。皇族先配没者,子孙皆复属籍,仍量叙官爵。

丁未,太后徙居上阳宫,李湛留宿卫。戊申,帝帅百官诣上阳宫,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庚戌,以张柬之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崔玄?为内史,袁恕己同凤阁鸾台三品,敬晖、桓彦范皆为纳言;并赐爵郡公。李多祚赐爵辽阳郡王,王同皎为右千牛将军、琅邪郡公,李湛为右羽林大将军、赵国公;自馀官赏有差。

张柬之等之讨张易之也,殿中监田归道将千骑宿玄武门,敬晖遣使就索千骑,归道先不预谋,拒而不与。事宁,晖欲诛之,归道以理自陈,乃免归私第;帝嘉其忠壮,召拜太仆少卿。

标签:  太后  太子  神龙  元年  易之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公元705年历史年表 公元705年历史大事 公元705年大事记》感兴趣,还可以看看《公元前322年历史年表 公元前322年历史大事 公元前322年大事记》这篇文章。奇闻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历史年表排行

历史年表精选

历史年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