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馆 www.qiwenguan.com】探寻天下未解之谜 领略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湖南永州东安县后背山清代墓群发掘简介

发布时间:2023-03-22来源:奇闻馆编辑:奇闻馆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后背山墓群位于永州市东安县宥江桥村,西南距县城约3公里,地处湘江一级支流紫水河北岸山间盆地中的一处石灰岩山坡西侧。为配合永新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永州市博物馆、东安县文旅广体局等单位于2022年上半年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布设5mX5m探方27个,发掘面积675平方米。清理墓葬25座,出土各类器物60余件,取得了较为重要的收获。以下将此次考古发掘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湖南永州东安县后背山清代墓群发掘简介

图一 后背山墓群所处地貌环境(由西向东)

湖南永州东安县后背山清代墓群发掘简介

图二 后背山墓群航拍

  一、 墓葬形制

  发掘的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封土堆多不存,平面形状大致为狭长形,但一端(头部)较另一端(脚部)的尺寸略宽;长度介于210~280cm,宽度介于60~90cm,深度一般为110~170cm。墓葬均顺山势分布,头部一端朝向山顶,墓向则有两种东南-西北(105˚~115˚)或东北-西南(65˚~85˚)两种主要走向,且两种方向的墓葬似有相对集中的分布区。部分墓葬内残存有棺木底部,也有少量墓葬还保存有墓主人的部分骨骼。

  大部分墓葬主要在头部的一侧或左右两侧靠近墓口的位置挖出壁龛放置随葬器物,少量也有在肩部、腰部或头顶部的位置做出壁龛,还有少量墓葬则直接将随葬器物置于棺木之上的头部或中间位置。

湖南永州东安县后背山清代墓群发掘简介

图三 M17、M18发掘现场照

  以M8、M16为例。M8位于T13的东北部,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宽分别为268cm、80cm,深110cm,方向85˚。墓壁斜直,由开口向内略内收至底,底部较平。残存有大部分人骨,棺木已朽。头部左右两侧各有瓷罐一件(从位置推断原应直接置于棺木之上),腰部左侧随葬青铜刀一件。M16位于T19的西北部,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宽分别为232cm、80cm,深166cm,方向65˚。墓口较墓底尺寸略大,墓内人骨和棺木均已不存。在头部右侧和顶部均有壁龛,其内放置3组随葬瓷器。

湖南永州东安县后背山清代墓群发掘简介

图四 M8发掘现场照

湖南永州东安县后背山清代墓群发掘简介

图五 M16发掘现场及头部壁龛局部照

  二、 出土遗物

  除个别墓葬外,基本均随葬有器物。器类主要包括瓷罐、瓷碗和铜发簪、铜刀等。发现时多以碗倒扣于罐沿上的组合形式出现,仅少部分单独随葬瓷罐,部分罐内仍发现盛放有食物,当地称为“粮食罐”,至今也依然保留有类似的丧葬习俗。

湖南永州东安县后背山清代墓群发掘简介

图六 墓葬出土的部分瓷器

湖南永州东安县后背山清代墓群发掘简介

图七 墓葬出土的环首青铜刀

  根据罐的特征,大致可以将出土的罐类分为普通罐、复口罐、筒形罐三类。普通罐:一般为侈口、溜肩、鼓腹、凹底,据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又大致有“瘦长”、“矮胖”两种亚型。复口罐:有内外两重口,外层口似浅盘,内层口略高,两口之间为环形浅凹槽(也有人称之为坛),这类罐在出土时多数外口沿不完整,可能是有意的敲破以形成花口。筒形罐尺寸较小,形如笔筒,侈口或束口,底部略内凹。碗类多数为青花碗,少量瓷碗没有施釉,个别为陶碗或蓝釉瓷碗。

  三、初步认识

  一些墓葬前面保留有墓碑,部分碑文记录“生于庚寅年七月十七……光绪二十一年三月清明立”、“嘉庆十七年正月二十八日坟墓碑记立”,由此可推断发掘的这些墓葬大致属于清代中晚期,这也与出土的器物特征较为吻合。

  从墓葬的分布较为有序,彼此不见打破关系,一些墓葬方向一致、排列间距相当等情况,推测这一墓地应主要为家族墓,其中一些位置更靠近的两座墓葬的墓主人可能为夫妻关系。而不同墓向墓葬相对集中分布的现象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可能是早晚不同时期的缘故,也有可能代表了不同家族。

  后背山墓群是永州发现的最有代表性的清代墓地,出土器物较为丰富,丧葬习俗具有显著地方性和时代性特征,对于探讨湘南地区的丧葬制度演变、乡土历史文化都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网)

标签:  墓葬  发掘  出土  头部  器物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湖南永州东安县后背山清代墓群发掘简介》感兴趣,还可以看看《3600年前青藏高原的大麦农业是由低海拔地区的粟黍种植者带去的》这篇文章。奇闻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