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过了腊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各地习俗东北地区东北农家串门拜年:初一早饭后,除了年长的老人在家里坐等受拜外,人们都要妆扮一新,到本村或邻村亲友家拜年。年...
2023-03-2310阅读全文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
2023-03-238阅读全文 >>大年初七为什么要吃七样菜?过年的时候各地都有各地的过年习俗等,比如元宵节吃元宵等。 吃七样菜的由来 据传:女娲氏开天辟地,第一日作鸡、二日作狗、三日作猪、四日作羊、五日作牛、六日作马、七日作人,因而把初七称为人日。人日必须食一种用七样青菜作成的饼食。 客家人每年正月初七素有吃“七样菜”的习惯,就...
2023-03-2215阅读全文 >>大年初三知识介绍 大年初三习俗与大年初四、初五、初六风俗习惯盘点,其中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愤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老一辈的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 大年初三,即农历正月初三,又称...
2023-03-22181阅读全文 >>正月初一古称春节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
2023-03-228阅读全文 >>彝族年是彝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从古到今,彝族对过年十分重视,也很热闹。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彝族年有什么习俗吧,欢迎大家阅读。 彝族年的习俗介绍: 由于历史和其他种种原因,各地过彝族年的时间不一致,均在冬至前收粮入库后的阳历11月,各村寨择日过年。另外,云南、贵州、广西彝族地区有些地方过去都过彝族...
2023-03-226阅读全文 >>大年初三禁忌禁忌摔破东西正月不许摔坏东西,若是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会赶紧说:“碎(岁)碎(岁)平安,或是 “打发打发 (发财之意)。”这是提醒人们过年别得意忘形,也应小心翼翼、以求吉利。大年初三禁忌:要说好话,忌骂孩子不能说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区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
2023-03-227阅读全文 >>民间谚语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又有: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初四吃烙饼炒鸡蛋,初五吃饺子捏小人嘴,初六吃合子,合子夹七合子夹八合子夹九,一直吃到拐弯。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面的,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大年初一、二...
2023-03-2212阅读全文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2] 到了大年三十,家家都会去寺庙烧香拜佛,向佛...
2023-03-226阅读全文 >>春节是个古老的节日,很多过年风俗都流传至今,其中有“大年初三不能出门拜年”的说法。那么大年初三为什么不能拜年? 为什么大年初三不能拜年 大年初三,按照古人的说法,称为“小年朝”,有很多禁忌,如不宜出门拜年、要早点睡觉等。古人迷信的说法今人不必管,但经过了前几天的狂欢后,公众应注意休息。 宋真宗...
2023-03-225阅读全文 >>大年初一拜年,福建这些地方习俗是这样的: 大年初一,我国民间有拜年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家中长辈叩头,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亲戚朋友家拜年。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同辈亲友也会互相...
2023-03-226阅读全文 >>贴“福”字合肥民间过年,在贴春联的同时,时兴贴“福”字。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福”字是一定要贴的。“福”字用方形大红纸写成,贴于门头上方、窗户或大门左右墙壁等处。贴时要将“福”字倒过来,意即福到了。“福”字也可采用将“福、禄、寿”三字组合的形式写成,寓多福、多寿、财运好。贴各类小红联这类红联多贴于灶...
2023-03-224阅读全文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
2023-03-2211阅读全文 >>走亲戚是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在春节时期亲戚之间交流感情的活动。春节走亲戚、回娘家,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它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大交流。有些地区把走亲戚说成是“逛亲戚”。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续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尽享人生的乐趣...
2023-03-2211阅读全文 >>厦门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也是国内比较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之一,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在北方过年是大雪风飞的时候,厦门这座城市早已温暖如春。想知道厦门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闽台传统的过年习俗从腊月十六开始,至新年的正月十五才届尾...
2023-03-226阅读全文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守岁,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2023-03-2214阅读全文 >>中国人的春节习俗,除了年三十看春晚这一现代化气息较浓的事情,大多都是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两千年的岁月沉淀。很多习俗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尽管有些会有点牵强附会,但仍可见其历史漫长。汉代之前,由于历法等原因,春节的日期并不统一。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才开始把农历(即夏历)正月定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
2023-03-229阅读全文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最热闹,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是春节。春节, 是农历的元旦,是一年岁月更新的开始。每当年底临近,人们便开始紧锣 密鼓地筹办年货了。因为这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大节,故此,潮汕地区便有 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例如,贴对联,门神,放鞭炮,吃年夜饭,送压岁钱等等。...
2023-03-228阅读全文 >>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过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意指着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过去的传统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
2023-03-228阅读全文 >>导语:彝族年是什么时候?彝族年是彝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从古到今,彝族对过年十分重视,也很热闹。下面一起来看看彝族年的来历、彝族年习俗、彝族年祝福语。彝族年的来历彝历年,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彝语叫“枯识”。在农历10月,公历11月内举行。彝族聚居的村寨,从农历10月16日开始择吉日过彝历年到30日完。...
2023-03-2210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