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馆 www.qiwenguan.com】探寻天下未解之谜 领略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正月初三送穷有哪些习俗

发布时间:2023-03-23来源:奇闻馆编辑:奇闻馆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习俗 > 手机阅读

有的地方志记载今天就开始“送穷”了,七神斗看记载有点像血社火,怪吓人的,不过感觉是很好的恐怖电影素材。

正月初三送穷有哪些习俗

●七神斗

七神斗法:在十五都上宏原刘家,祖在外作商,传此法,并有头面,各色器械归家,每年正月装演,用七人俱赤身著五色裤,或用锯在头,或枪插在腹。人各用利器刺肉,无血外,装太平故事,一岁不举神,即头面献身,兵器自鸣,致为民患,至今不失。初一二三日,装演故事,并作一毛狗迎,游各山。如一年失例,则地方鸡凫失养。(《万安县志》)

●游神

游神在下乡,自正月初三起,将本坊福主康王神,并有儿郎著五色花衣,头戴披巾,执旌旗抬神。每日游于境内,各祠上划船三次,唱凯歌,夜轮值各堂。元宵竟至十五日,将神轿倒抬归庙,名为收设日。众儿郎在庙门筋斗易服而归。十六日各祠堂作送神会,饮酒至晚闭门,名为锣鼓静以兆吉云。(《万安县志》)

●祭墓、礼神、玩乐

猪日祭墓,遍礼群神,交宴亲友少年。自鸡至马,随意闲游,或演习弦歌,或番弄博戏。或听说偈唱词,或看踼毬舞棒。谷日稍止旬,浃炊面为茧,以祈蚕功。越二日而浃辰矣,并晴明无风,则以日卜月而岁大吉。又二日,女辍针名,忌讳是日,或先试灯设席。廿四日,以鼠会亲。是宵燃灯一岁,作耗。故禁火五日曰填仓。农家蒸饭炊糕,五更用灶灰于前院,画地成窖为梯囤形,或撒五谷以砖石压之,为岁丰盈兆。而农出郊矣。雨水节后,占天阴,宜农。(《永平府志》)

●驱傩

正月三日,夜深束刍,像人剪彩纸为衣巫,祝咒禳,送河边焚化投水中,其小家执杖鸣锣,鼓欢噪击,逐鬼出门,疑即古傩遗意也。(《瑞州府志》)

●送穷

正月三日,晚结草为船,乘载饭团,肉片蔬果,物类盛备鼓吹,导引江流,谓之送穷。(《万载县志》)

●北斗翼圣真君降

正月三日,北斗翼圣真君降。(《道书》)

正月初三送穷有哪些习俗

●万神都会

正月初三日,万神都会。(《三元延寿书》)

●祭门神、焚彩胜、开市

春元旦,罢市燕饮,剪色纸为花,谓之彩胜,悬于户外献岁。三日祭司门之神,焚彩胜,然后开市。(《巢县志》)

正月三日俗谓送祖日。各焚其门,钱开市交易,士大夫家或有至上元者。(《崇阳县志》)

正月三日,各焚其门,悬纸钱,诫家人,各执业。谚云:烧了挂门纸,各自务生理。(《怀宁县志》)

●天庆节、休假、小年朝

壬午,诏以正月三日为天庆节。(《宋史》)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诏以正月初三日,天书降为天庆节,休假五日。今称小年朝,始此。(《国朝会要》)

丁丑,车驾至自泰山。扶持使丁谓奉天书归大内。赐百官休假三日,中书枢密院一日。诏以正月三日天书降日为天庆节。丁谓请以祥瑞编次撰赞,绘画于昭应宫,从之。(《资治通鉴》)

●小年朝、隔乍饭

正月初三日谓之小年朝,仍烧松棚于围炉中。自元旦至三日,皆用赤豆饭并以供神,谓之隔乍饭。初六日,南山法相寺古定光佛诞日,士民争往祷之,有摩佛顶至踵,谓可以得子者。(《杭州府志》)

●寿圣节

英宗以正月三日为寿圣节,礼官奏故事,圣节上寿,亲王枢密于长春殿,宰臣百官于崇德殿,天圣谅闇皆于崇政殿,于是紫宸上寿,群臣升殿,间饮献一觞而退。又一日赐宴于锡庆院。(《宋史·礼志》)

正月初三送穷有哪些习俗

●游开元寺

正月三日,竞游开元寺。十三日诣吉祥庵,谒扬威侯,俗呼刘猛将。燃巨烛如杯棬,至半月始灭。(《吴县志》)

●互赠糕饼橘子

正月初三日,妇女以糕饼橘子相馈。初五日,各祀门神焚除夕,张挂门钱。谚云:火烧门神纸,孩童习细业,大人做生理。(《乳源县志》)

●迎女

正月朔三迎女儿,节婿及甥,登堂,礼拜,设席。十日,姻亲相馈,送酒肴等物,名曰送拾掇。(《黄县志》)

(备注:农历初一到初十整体称为“朔”,所以农历初三又称之为是朔三)

●出猎、鸡骨占卜

正月三日出猎,先用小鸡祭土地,视其骨,以占岁之丰歉。柳子厚诗云:鸡骨占年拜水神。(《崖州志》)

●称水

世谓正月三日为田本命,浙西人谓之夏正三,言夏正之三日,俗以是日称水,以重为上有年,极验。(《研北杂志》)

●斗口

正月初三早,书帖钉赤口,谓之斗口。(《琼州府志》)

●轶事

戊戌春正三日,夜大雪,余偶戏云:雪者,洗欲戒之龌龊,洒火坑之烦恼,填世路之坎坷,唤夜气之清晓。客曰:此便可作雪赞。(《岩栖幽事》)

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初,王梦两龙与日并堕,以衣承之。及帝生,赤光满室,或见黄龙游光中。(《宋史·英宗》)

标签:  三日  正月  县志  正月初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正月初三送穷有哪些习俗》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泰山封禅是怎么回事》这篇文章。奇闻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民间习俗排行

民间习俗精选

民间习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