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馆 www.qiwenguan.com】探寻天下未解之谜 领略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黎族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2023-03-23来源:奇闻馆编辑:奇闻馆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习俗 > 手机阅读

黎族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民间乐曲

黎族民间乐曲可分为五种宗教仪式曲、贺喜曲、娱乐和口技曲、生活劳动曲等。祭祀仪式曲主要用在宗教仪式上,如祭祖求神的锣鼓曲、丧礼曲等;贺喜曲主要用于喜事方面,如清音曲、婚礼曲、闹酒曲等;娱乐曲多为吹奏乐,如鼻箫曲、哩咧曲、口弓曲等;生活劳动曲有摇篮曲、叮咚曲、舂米曲等;口技曲有口哨曲、吹树叶曲等。

民间乐曲多由民歌的曲调发展而来。黎族有5个方言,各方言因居住的地域不同又形成不同的土语,而每个土语的民歌所唱出来的曲调和唱腔风格也有些差异。

黎族到底有多少种曲调, 仍没有准确的数字,大约有10多种。

一般是汉词黎调或黎谣正调:缓慢流畅类的有——琼中的“世亲调”,白沙的“沙中哇”、“歪歪调”、“娃呀娃”,保亭的“罗尼调”,昌江的“哩哩调”,陵水的“长桌调”、“短调”、“古调”等。

节奏鲜明快速类的有——东方的“滚龙调”;高亢豪放类的有——乐东的“千家调”;柔和动听类的有——东方的“欧欧调” ;另有水满调、红毛调、番阳调、什运古调、毛阳古调、牙叉通呃、元门通呃、南开通呃等等。

因此,尽管歌的内容可能相同,但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调子。以“砍山歌”为例,民歌中就有五指山的砍山调,保亭的砍山调,白沙的砍山调,昌江王下的砍山调,白沙南开的砍山调等。一种曲调又可细分,如保亭的砍山调可分为保城砍山调、什玲砍山调、八村砍山调、毛感砍山调、六弓砍山调、加茂砍山调、毛岸砍山调、南林砍山调等。可见,黎族民歌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是多姿多彩的,它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器

黎族俗语:歌声不停,笛音不止。这个俗语反映了黎族的民间乐器与民歌一样历史悠久。

据不完全统计,黎族乐器不少于40种。

竹制吹管乐器有:哩咧、改良哩咧、毕达、水箫、毕箫、改良毕箫、筒芍、拜、哩罗、鼻箫、篓、改良篓、芍扒、芍、芍姑琴、哒唠、涛雅芍、伦、笛利;吹管乐器有:牛角号、叶笛、牛角哒、椰乌等。

拉弦乐器有:椰胡、朗多依、牛角胡伴胡等;弹拨乐器有:竹制口弓、舍属口号、令东等;打击乐器有:叮咚、蛙锣、铜锣、钹、根龙、牛皮鼓、鹿皮鼓、黄猄皮鼓、榔勺、木鼓、牛角郎、梦咚等。黎族乐器种类较多,有原始的,有改良的,也有后来制作的,均广泛流行于黎族地区。

管乐器

哩咧,用山竹制成,竹管唢呐状,以小管套大管,共九节,节节相套,每节开有一个按音孔,头尖尾大,长约七市寸不等。它上端为吹嘴节,留有簧片,哩咧原先只有3个按音孔,后几经改革开有9个按音孔,方臻完善。

筒芍,有两种制作办法和两种吹奏方法:一种是用山藤竹制成的,箫身长短不一,有的长达4市尺不等,箫的头尾两端都挖通,首端的吹孔处,开有一个吹音孔,上方开有3个按音孔,下方开有一个按音孔,由这4个按音孔控制着发音。吹奏时,用露蔸叶套着“勺”头,控制着吹气孔以调节音,即音量的大小。

鼻箫,黎族极具特色的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黎语称“虽劳”、“屯卡”、“圆哈”等。

毕达。竹制吹管乐器。牛角哒。牛角制成的吹管乐器。椰乌。用椰壳制作。

拉弦乐器

朗多依。拉弦乐器,外形与汉族地区流行的二胡相似,但琴筒、琴杆均采用当地生长的竹材料自制,其规格尺寸很不统一,全长60~80厘米,琴筒长10~12厘米,直径8厘米左右。

椰壳胡。以椰子壳为胡筒。牛角胡多用于黎族民间八音队,主要流行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弹拨乐器

令东。黎族弹拨乐器,形似月琴,琴杆、音箱用桐木制作,音箱呈圆形。竹质口簧。

打击乐器

榔棹柃。黎语称“榔勺”或“牛柃”,长20~30厘米不等,宽15~20厘米,中间空心,空心口内安装两个小木柚吊绑,摇动起小木柚撞击两边空口发出“咯咯”响声。

大皮鼓、蛙锣、叮咚也都是黎族的击打乐器。

标签:  乐器  牛角  民间  厘米  民歌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黎族的音乐有什么特点》感兴趣,还可以看看《徽州建筑的特色是什么》这篇文章。奇闻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民间习俗排行

民间习俗精选

民间习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