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馆 www.qiwenguan.com】探寻天下未解之谜 领略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河南省栾川县龙泉洞旧石器遗址:三四万年前古人类这样“玩”火

发布时间:2023-03-23来源:奇闻馆编辑:奇闻馆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河南省栾川县龙泉洞旧石器遗址:三四万年前古人类这样“玩”火

河南省栾川县龙泉洞旧石器遗址:三四万年前古人类这样“玩”火

据科技日报(乔地):盆地、山脉、原始森林、成群的食草动物……每到鹿或牛迁徙、繁殖的季节,古人便追随鹿群、牛群进行捕猎。捕到猎物后,他们用打制的石片对猎物进行分割,之后进行烤制。享用完食物,将动物骨骼扔进洞内深处,便躺在洞口檐下或向阳空地上休憩……这是考古学家“还原”的三四万年前古人类的生活场景。

他们做如上“还原”的依据,是在河南省栾川县龙泉洞旧石器遗址发现的2.3万余件出土文物,尤其是其中的1处灰烬和4处火塘。而栾川龙泉洞旧石器遗址也因此名列“2018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洞穴中惊现“品”字形火塘

龙泉洞为檐厦式结构,坐西朝东,光线很好,清晨温暖,午后凉爽,离水源很近,既能捕获猎物,又可防猛兽伤害,非常符合古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自2014年1月开始,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栾川县文管所对龙泉洞遗址进行了持续性地发掘。

河南栾川旧石器遗址群项目主要发掘负责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顾雪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搬开龙泉洞洞口南侧的两块大石头后,他们首先发现了大量的烧石、烧骨,还发现有一层灰烬,在灰烬周围有大量石英碎屑。根据这些遗物及迹象,他们推断这里应当是古人类在洞穴内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大概在2015年下半年,他们发掘到离洞顶上部测量控制点约4米深度的时候发现有用石头块围成的圆形遗迹现象,初步判断这可能是古人类的用火遗迹,后来这样的遗迹又接连发现了3处。

科技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4处火塘都呈不规则的椭圆形,最小的直径约40厘米,大的有六七十厘米不等。其中3个火塘间距1米左右,呈“品”字形,另外1个在下方,相距高度约20厘米。顾雪军说,“品”字形排列的火塘,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是没有的。更为奇特的是,每个火塘周围都用石块围着。

2017年,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10余位考古界顶尖专家,应邀到现场进行了查看和研判,认为与北京周口店、郑州李家沟遗址相比,龙泉洞遗址虽然并不是用火最早的——云南江川棠箐旧石器遗址用火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00万年以前,但是那些遗址的用火痕迹只能看到一摊灰烬,而像龙泉洞遗址这般结构清晰的火塘,在同时期考古发掘中十分罕见。为复原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面貌提供了充分依据。

已会用灰烬保存火种

顾雪军说,他们曾进行过实验,在采用“品”字形搭出的火塘里,明火熄灭一段时间后,仍能被重新引燃,并且可以用石块控制火焰燃烧的程度和范围。“这说明距今约3万至4万年前的古人类已经掌握了用火技巧,具备了生火、用火的能力。”

资料表明,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猿人已经开始用火御寒、取暖、弄熟食物了。他们最初是通过采集天然火种和“钻木取火”来获得火种,但这两种途径都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后来开始尝试保存火种。挖一个洞,并不断放进树枝等可燃物。但是,这样总需有人看护,也需不断寻觅可以燃烧的东西。

而龙泉洞古人类用火的技巧表明,他们已经学会了把没有烧尽的火炭用灰烬掩埋起来,使火炭在低氧状态下缓慢燃烧。需要用火的时候,再把火炭扒出来使用。这已经类似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阶段用“灶坑法”取火用火了。

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说:“用火是从古人类过渡到现代人类的关键。有火就有熟食。有了熟食,大脑的脑容量才可能增加。增加脑容量,古人类才能进化成现代人。”

“3万至4万年前是现代人形成的关键时期,现代人类就是在这一时间段出现的。栾川又位于中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线上。龙泉洞考古发掘对区域性早期人类演化、中华文明起源脉络、古环境变迁等课题研究意义重大。”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

标签:  古人  龙泉  考古  他们  遗址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河南省栾川县龙泉洞旧石器遗址:三四万年前古人类这样“玩”火》感兴趣,还可以看看《高青小清河考古发现唐代“马蹄形”墓室》这篇文章。奇闻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