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馆 www.qiwenguan.com】探寻天下未解之谜 领略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古代冶炼术是如何发展的

发布时间:2023-03-23来源:奇闻馆编辑:奇闻馆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习俗 > 手机阅读

冶金铸炼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青铜铸造技术造就了辉煌的青铜时代,而冶铁技术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开创了全新的铁器时代。最近的研究证明,山东淄博的铁山是中国冶铁的发源地之一,被视为中国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演进的重要标志。冶炼术是如何发展的呢?

古代冶炼术是如何发展的

从青铜冶铸走向冶铁锻铸

淄博铁山古称商山、西山,东距齐国古都临淄城仅10余公里。因富含铁矿,冶铁业兴盛,故改称铁山。这里的铁矿石含铁量高达70%以上。铁冶村位于铁山东南角,该村的山上至今仍有铁牛峰、铁牛窝、金山洞、炉神祠等与冶铁有关的地名和遗迹,附近尚有冶官祠、炉神姑庙、奶奶(炉神姑的母亲)坟等历史遗迹。

西周时期,姜太公封于齐,因其俗,简其礼,兴工商业,便渔盐之利,为后世齐国的工商业打好了坚实基础。齐国在春秋时期之所以能成为第一霸主,与冶铁业的发达不无关系。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划时代地成为五霸之首,在诸侯中特出一头地,在这儿可以找出它的物质根据。煮海为盐积累了资金,铸铁为耕具提高了农业生产。”

据文献记载,齐国很早就有了冶铁的记录。《管子》曰:“商山铁褐,下有铁,取而鼓之,国之基。”“请以令断山木,鼓山铁。”“籍盐铁之利以至富强”,等等。

这些内容是中国关于冶铁的最早文献记载,也足以证明齐桓公时期就已由冶铜转向冶铁。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也指出:“铁字古文作銕,当是东方夷族最先发明冶铁术,为华族所采用。

《国语·齐语》载管子说,美金(青铜)用来铸武器,恶金(铁)用来铸农具,足见春秋初期,冶炼技术已经能产生铁。”

齐国的冶铁是在冶铜技术的基础上,在商代、西周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业的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很快形成了块炼铁技术与液态生铁技术并存发展的独特传统。

淄博铁山的冶铁及综合研究表明,春秋时期,齐国是我国古代冶铁的重要发源地,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铜铁并用时期”。

《管子·地数》云:“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山上有铅者,其下有银。”

《广雅·释山》也说:“天下名山五千二百七十,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足见那时管仲对铁已有了很全面的了解,铁和铜都成为齐国的重要物资。

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业有很高水平,冶铁用的鼓风炉就是由炼铜演变而来。冶铁是在长期的铸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青铜业,就很难有冶铁业的出现。

冶炼技术促进产业发展

众多专家认为,齐国的冶炼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居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铁器的冶炼和广泛使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冶铁技术的发展和铁制工具的使用,为齐国的富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春秋时代,铁器在齐国的广泛使用,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给齐国提供了一种青铜器和石器无法比拟的坚牢锐利的工具。

利用铁制工具兴修水利,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深耕细作,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齐国提供了更多的粮食,也为齐国的称霸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其次,冶铁业的发展标志着春秋时期齐国开始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劳动效率,使大面积的开荒垦田成为经常的、普遍的事情。

管仲实行的土地租税政策,首先是“均地分力”,即按劳动力平均分配耕地。然后,在此基础上“与之分货”,即按规定将收获物一部分作为租税上交国家,剩余部分留归劳动者自己。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产品,齐国百姓“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铁制工具的使用,使齐国的生产关系早于其他诸侯国而发生变革,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转变。

最后,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转折,促进了齐国文化的发展。冶炼技术从冶铜到冶铁业的转变,成为齐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历史见证。正是由于青铜文化与铁器文化的交相辉映,才孕育了特有的文化风韵,使齐文化成为我国积淀深厚、魅力独具的历史文化。

标签:  齐国  发展  青铜  技术  时期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古代冶炼术是如何发展的》感兴趣,还可以看看《上官婉儿著名诗词彩书怨赏析》这篇文章。奇闻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民间习俗排行

民间习俗精选

民间习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