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fàn)语,印度语言之一。(英文:Sanskrit language,天城体书写:संस्कृतावाक्,拉丁字母转写:saṃskṛtāvāk,简称संस्कृतम्,saṃskṛtam),汉传佛教称此语为佛教守护神梵天所造,因此称其为梵语/梵文。
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梵语是印欧语系印度语族的一种语言,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同时对汉藏语系有很大的影响。
梵语是现今印度国家法定的22种官方语言之一,但已经不是日常生活的交流语言,2001年仅有1.4万人掌握该语言,是印度官方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少的语言,严格意义上说,梵语与拉丁文、古代汉语一样,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活化石。
现代梵语是从左至右书写的拼音文字,19世纪初由欧洲学者将天城体(Devanagari)发展成机械印刷的标准体,它的字母表由48个符号组成,其中34个是辅音,14个是元音或双元音。
在18世纪后期,梵语已经被用拉丁字母转写注音,今天最常用的系统是IAST(国际梵语转写字母)。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标准化后的梵文,不仅可以方便地输入计算机系统,而且可以与多种语言互译,为语言学和宗教的研习提供了便利。
梵语随着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4世纪进入印度大陆而逐渐传播、发展,并影响着南亚、中亚、东南亚,甚至东亚地区的文化。
按照梵语的字面意思,即为“完全整理好的”,也即整理完好的语言,这是一种高雅纯正或完美的表达方式,而非世俗语言。
早期的梵语并没有文字形式的表达,是通过史诗和婆罗门教宗教典仪等方式以口相授的语言,在世俗化的过程中约在公元前4世纪有了书写形式,并通过耆那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典籍和文学作品保留下来。
对梵语演进过程的研究,不应脱离于其他古代印度的地方语言而作为特殊语言看待,但在当时能够正确听、说梵语,确实是古代印度社会高等世袭阶级的标志之一。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作为新兴的反婆罗门教传统的宗教学说,明确规定佛教使用巴利文(pali)传教。
梵语在很长时期内始终维持口语传统。但是研究表明,即使如此,古典梵语仍有四大方言,即paścimottarī(西北部),madhyadeśī(中部),pūrvi(东部)和dakṣiṇī(南部,于古典时期冒起)。前三者的前身甚至可在吠陀梵书中验证得到,以第一种为最正宗。
梵语在其早期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力图维持其高雅性,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与各种古印度的俗语共存和演化,而世俗化的重要标志,是从口语变成书面语,而只有在这时,梵语才与梵文等义。
近代研究表明,梵文与腓尼基文字(现代欧洲文字的原形),同属闪米特文字系统。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印度商人与美索不达米亚地方的人(闪米特人的一支)接触,将闪米特人的22个字母传往印度。
经过印度人的整理,大约在公元前400年时,制作出40个左右的字母,即婆罗米(拉丁字母转写:Brāhmī,英文:Brahmi、Brahmilipi、Bragmi)手写体。
婆罗米文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梵语,而是一种俗语,但它确实是梵语的第一个书写证据,也是大部分印度语的起源。在梵语被书写下来的时候,它首先用于行政、文学或科学类的文本。婆罗门教的宗教文本仍然采用口头传承,在相当晚的时候才“不情愿”地被书写下来。
与此同时,在印度的北部和西部,还流行着普拉克里特(Prakrit)语,其原意即为俗语,它被认为是巴利语的起源,因此巴利语的书写体不会早于婆罗米文,由此可以判定,早期佛教同样是采用口授的方式,而最早的文字记录应始于第三次结集时期。
在印度,梵文的书写系统的选择,受抄写者所处地域的影响。随着时代与地方的不同,书法与字体也逐渐地产生差异。到了公元一世纪左右,北方的梵字逐渐变成方形字体,南方的梵字逐渐变成圆形字体。至四世纪,两者之间的差异已极其明显,并最终演变成为属于印度-雅利安语支的各种语言。
粗略地说,方形字体,在公元4到8世纪,演化出笈多文(Gupta)。7世纪时则演化出了那格利(Nagari)体,最后在11-12世纪的时候被天城文所替代,焚文就此定格。
从笈多文向天城文演化的过程中,事实上还存在很多变体,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悉昙文,下文将继续论述。而梵文与各种印度北方俗语的相互作用,衍生出如下这些现代印度官方语言:印地语、孟加拉语、马拉地语、古吉拉特语、尼泊尔语等。
圆形字体则在南部的达罗毗荼语系(Dravida,又称德拉维达语系)区域使用,并与南方的俗语相互作用,衍生出如下这些现代印度官方语言:泰米尔语(由帕拉瓦文(Grantha)演化而来)、泰卢固语、卡纳达语、马拉雅拉姆语等,以及在斯里兰卡国使用的僧伽罗语。
上面提到的笈多文,对汉传佛教影响极大,东晋时期鸠摩罗什大量翻译的佛经、以及其后的法显法师赴印度求法时,都是使用这种样式的梵文。而这种文字流传于龟兹、于阗等地,又演变成吐火罗语(存于公元6-8世纪),成为焉耆、龟兹、月氏、康居、大宛等国家的语言文字。总之,中亚地区国家的古代文字形成,受到梵文影响很大。
公元6世纪,由笈多文字衍生出悉昙体(Siddham),梵文的意思为“成就”,它是梵文书写体演化主流中的一个过渡状态,但却是唐初玄奘法师西行时期印度流行的梵文,并因玄奘法师传入印度梵语教学所用的《悉昙章》而得名,并在中国及日本保留至今,成为梵文的一个独特流派。
此后的佛教密宗,严格要求用梵语语音念诵真言,引发了隋唐以后对梵语语音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分析梵语声母与韵母的结构,产生出了对汉字读音的反切注音法,从而扩大了汉语的流布。
在中国宋朝时期,早期形式的天城体梵文曾在汉地、辽、大理流行过,现完整保存于公元1035年刊印的《景佑天竺字源》中,并且东传到韩国、日本。
厚重、美观的兰札体字母流行于西藏和尼泊尔,并且随着中国清朝统治阶层对藏传佛教的信仰,流行于中国汉地。西藏同时还使用一种叫做瓦德体的字母来书写梵语,其实它只是兰札体的一种无头化变体。藏文、蒙文、托忒蒙文、满文都有用各自的文字转写梵语的体系。
众所周知,许多汉语词汇,是从梵文佛典直接音译过来的。到了20世纪初,这些语音材料,为测定古代汉字发音的研究提供了素材,成为汉语音韵学的重要工具——对音法的基础语音材料之一。
梵语做为殿堂语言,对语言的规范化非常重视,古代印度的声明学即为梵语的语法学说。
现存最古老的梵语文法是波你尼(天城体书写:पाणिनि,拉丁字母转写:Pāṇini)的《八章书》(Aṣṭādhyāyī),大约于公元前4世纪成形,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对此有所记述。波你尼文法的本质是规范性,它定义而非描述了正确梵语的用法。
此后出现的一些印度史诗,用语偏离波你尼的规定,应该是受到了俗语的干扰,或者是革新而致,体现出梵语文法的时代发展特征。但是,波你尼所制定的基本范式,仍然是现今梵语语法的基础。
公元7世纪,玄奘法师所著的的《大唐西域记》卷二,和义净法师所著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都记述了《悉昙章》是印度6-7岁儿童学习梵语的启蒙读物,包括先学梵文字母(玄奘记47个,义净记49个),然后通过“寓物合成,随事转用”的方法讲授语法,有12章(玄奘)或18章(义净)不同的教材,需要学习6个月才能结课。
对梵语语法的研究,是印欧语系比较语言学的基础。
上一篇:剪影是什么技术
下一篇:古代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可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及认知功能等方面,个体之间症状差异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或病期也可能...
2023-03-220阅读全文 >>说到萧何快要死的时候,汉惠帝就问他那一位来当丞相比较的好呢?萧何的大名都知道的,而且陈平的大名想必大家也知道的,但是萧何却推荐了一位叫曹参的人,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曹参要比陈平厉害一些?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说到萧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为他是刘邦夺得天下或不可缺的一个重要...
2023-03-230阅读全文 >>俄罗斯水手猫Sergei Ivanovich首度随北海舰队赴叙利亚作战,专责抓老鼠据ETtoday:「今日俄罗斯」通讯社3日报导,俄罗斯国防部透过鏖鏖官方的脸书帐号发表了海军舰艇上一只「水手猫」的照片。它将成为首只跟随「北海舰队航母战斗群」赴叙利亚海岸出任务的「喵星人」。这只橘猫名字叫谢尔盖․伊万诺...
2023-03-220阅读全文 >>阿福纳谢夫(图)潜下水底。阿福纳谢夫抓着妈妈的背在水中畅泳。阿福纳谢夫自幼跟父母潜水。3岁的小朋友会游水已经了不起,俄罗斯一名小男生,却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一口气潜下红海蓝洞,相信是全球最年轻不依赖氧气樽潜水的人。来自莫斯科的阿福纳谢夫(Fedor Afonasiev)自2岁开始,便已跟随身为潜水教...
2023-03-230阅读全文 >>说起斯巴达克斯起义,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了。斯巴达克斯起义是在古罗马帝国初期的时候,发生的一场努力和底层人民抵抗罗马贵族和奴隶主的战争。在历史文献中只记载了最后一场起义军的覆灭之战。即便如此,但是关于传送这次奴隶起义的诗歌,小说以及现代的影视作品都是层出不穷的。那么当时的斯巴达克斯起义为何会失败呢...
2023-03-230阅读全文 >>在我国古代,有着一个非常神秘的职业,而且这个职业甚至一直流传到现今,这个职业就是守墓人。所说守墓人这个职业已经是消失的差不多了,但是仍然是有一些古老的家族在世世代代的担当守墓人。在我国历史上,这个职业可以说是很常见的,每个朝代都拥有着守墓人,他们的整个家族,甚至是整个村子都为先帝守墓。当然也有一些给...
2023-03-230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