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馆 www.qiwenguan.com】探寻天下未解之谜 领略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圣德列萨祭坛》雕刻鉴赏

发布时间:2023-03-23来源:奇闻馆编辑:奇闻馆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习俗 > 手机阅读

《圣德列萨祭坛》,大理石雕像,作者是乔凡尼·洛伦茨·贝尼尼,创作于1645--1652年,讲述了德列萨,一个16世纪的西班牙修女的故事。

这件作品是贝尼尼为卡尔那罗礼拜堂所做的祭坛雕塑。它讲述了德列萨,一个16世纪的西班牙修女的故事。德列萨少年时就进修道院作了修女,潜心修炼,侍奉上帝。

《圣德列萨祭坛》雕刻鉴赏

她常常会产生幻觉,看见上帝,于是就写了一本自述,把自己每次的幻觉记录下来。这份自述流传到17世纪后,被教会用来宣扬宗教思想,并把德列萨封为圣女,这件事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

这件雕塑作品描写的是圣德列萨在幻觉中见到上帝的情景,表现了她对上帝之爱的渴望。她躺在浮云上,宽大的衣袖向下低垂,两眼轻合,嘴唇微张,脸色苍白,在昏迷中祈求着神的爱。在她面前,小爱神面带顽皮,将一支金箭射向她的胸膛。

德列萨在她的自诉中写道:这支箭已刺穿了我的心,当他把箭抽出时,我感到无限的痛苦和甜蜜,我想把这种痛苦永远地继续下去……当时的意大利正倡导着禁欲主义,禁欲的痛苦折磨着无数和德列萨一样的少女。

而贝尼尼则用坚硬的大理石刻画出了德列萨的病态,表现了一个正在渴求爱欲的女人最柔软的内心。小天使代表幸福,与德列萨的卧姿构成了和谐的节奏,意味着痛苦与幸福的撞击。整个雕塑被放在祭坛上,祭坛上方安放了一些镀金的金属条,光线从祭坛顶上照下,被金属条反射,其金色的散光打在白色的大理石上,衬托出人物的形体,减弱了体积感和大理石的重量感。

同时,多样的光和影增强了人体线条的韵律和美感,从而产生出十分强烈的舞台戏剧效果,使人如同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从思想上看,这件作品反映了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突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从雕塑技巧上来看,圣女多而乱的衣褶,云朵的飘浮效果以及人物复杂的曲线,都充分显示了贝尼尼的雕塑天才。可以说,这件作品达到了贝尼尼雕塑艺术的顶峰。

《圣德列萨祭坛》,完成于1652年,历时长达十二年之久。艺术史上称之为十七世纪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主人公德列萨是十六世纪西班牙的一位修女,从小患了癫痫病,每次发作,均有幻觉产生,可感受到各种神的奇迹。

后来她过着隐居生活,用书信将这些幻觉记载下来。到了十七世纪,教会利用德烈萨来宣扬宗教的神秘主义,于是将这位修女封为圣徒。贝尼尼表现的是德烈萨在一次幻觉中的景象,她看到小爱神模样的天使正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来。

她自己写道:“我感到这个箭头刺透了我的心,当他把金箭抽出时,我感到仿佛是在抽我的心……,我正经受着一种无限的甜蜜,使我想把这种痛苦永恒地继续下去……。”贝尼尼正是表现了这一情节和复杂的内心情感。

德烈萨的头部无力地向后仰着,是一种昏迷失神的状态,脸色显得苍白,眼睛微微闭着,张开的嘴象在呻吟,手脚均无力地下垂,整个身体坐在好像飘动的云端之上。这是由痛苦和幸福两种对立感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形象。

德烈萨记述的是她对神的爱情,但确实表露的是人间爱情的悲酸情调。贝尼尼在这组雕像中熟练地掌握了石料性能,雕出了丰富多变的衣纹和云朵。完全没有石料的重量感。

在这组祭坛的上部,还加了一束束镀金的金属条,灯光从上面照来,金色的反光射在人物身上,增加了雕刻的戏剧效果,这是光效应的早期综合利用的先例。

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巴洛克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在风格上有着不同。前者强调宁静和稳定,后者强调运动。巴洛克还特别强调和表现人体复杂的曲线和明暗的对比。因此可以称这一组作品是巴洛克雕刻的优秀代表作。

标签:  祭坛  作品  世纪  痛苦  这件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圣德列萨祭坛》雕刻鉴赏》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春节发压岁钱的由来》这篇文章。奇闻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民间习俗排行

民间习俗精选

民间习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