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句名言,“历朝历代最多不过300年”,从这一句话上来看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每一个朝代最多也就这么几百年了。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会引起世界大乱,战争不断。但是有动乱就会出英雄,这也就只中国老人口中的“乱世出英雄”。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非常多的英雄,但是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一位英雄,他叫徐树铮。
徐树铮出生于光绪六年,他早年很聪明,爱读书,13岁就考取了秀才。也就是他考上秀才的第二年,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北洋水师战败了,洋务运动取得的成绩荡然无存,中国还被迫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都非常愤恨,徐树铮也是在那时觉得学术救国无望,决定投笔从戎。
徐树铮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济南,打算投奔统领新军的袁世凯。但当时袁世凯的母亲刚刚去世,袁世凯正在守丧,就没有接见他。后来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段祺瑞,两人交谈很欢,相见恨晚。
1905年,徐树铮在段祺瑞的支持下去日本学习军事,五年后学成归来奉令统领陆军第六镇新军。这个时候的徐树铮可以说是既有学识、又有谋略,他为段祺瑞出谋划策,做了很多大事。段祺瑞后来能成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人,并且连续四次任职总理,徐树铮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当然,徐树铮最大的功绩还是为国家收复了200万平方公里国土。1919年,徐树铮被派调西北任职。当时的外蒙古已经有了“独立”的心思,他们不断发起运动试图摆脱清廷的统治。
实际上,说试图脱离已经很轻了,因为当时的外蒙自立一派,利用手中的自治权对抗中央法令,已经很不听话。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对外蒙的统治权,徐树铮上表中央,主张撤销外蒙古的自治权。
中央同意了徐树铮的主张,但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撤治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后来在徐树铮极力运作下,外蒙的王公贵臣终于答应了撤治,但关键时刻,喇嘛又出面大肆阻挠。
久则生乱,为了尽快解决这一困境,徐树铮亲自跑道外蒙“总理”府上,给当时的外蒙头子巴德玛多尔济施加压力。在徐树铮的软硬兼施下,巴德玛多尔济很快召开议会,向北京提交了外蒙撤治呈文。
因为徐树铮的独到见解和能力,中央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外蒙,按理说他应该功不可没。但是后来军阀内乱,徐树铮被他人迫害。1925年12月,徐树铮在离京的路上被冯玉祥的手下打死。
徐树铮死后,遗体被他的学生段大洪找到,然后将他安葬在了萧县凤家山。那里人烟稀少,世人也早忘了这位曾经保护国土的英雄,如今他的墓地已然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
公元前41年,西汉元帝永光三年。中文名公元前41年纪年农历庚辰年年号西汉元帝永光三年历史纪事以许嘉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公元前41年历史纪事以许嘉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因用度不足,处长置盐铁官,限博士弟子员额为一千人。永光三年(前41)十一月,元帝以国用不足,令恢复盐铁官;又规定置博士弟子员千人。公元前4...
2023-03-230阅读全文 >>钢铁在大家眼中已经是一种非常硬的东西了,其实有种树比钢铁还要更硬,它就是铁桦树,是世界上最硬的树。很多人都将这种木材当做金属的代用品,实在是它太过坚硬了,比橡树要硬三倍,比普通的钢铁还要硬一倍。这种奇特的树木,被人们称呼为木王。比钢铁还要硬的树在大家的印象中,钢铁就是硬的代名词,而树木再怎么坚硬也无...
2023-03-220阅读全文 >>小编本以为自己的记忆力已经很差了,刚说过的事,一转眼就不记得了,不过看了下面这位,心里舒服了,记忆仅20秒,这根本就是没有记性嘛。 美国82岁老翁亨利莫莱森是世界最健忘的人。自1953年以来,他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是过目就忘,永远只有20秒的记忆。莫莱森也因此成为世界大脑科学史上最重要的病人,有助科学...
2023-03-230阅读全文 >>说到关羽之死,很多人都在责怪孙权的不地道,原本孙刘联盟,结果孙权做出这样的事情,也无怪刘备为自己的兄弟报仇出兵东吴。不过关羽的死,虽然将他杀掉的是马忠,但是如果结合关羽从前做过的一些事情来看,导致这个结果的却是另有其人。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会害死关羽,他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吗?关羽大意失荆州兵败...
2023-03-230阅读全文 >>草船借箭在三国演义里是诸葛亮的计谋,实则是孙权出的主意。不过草船借箭的真实性一直备受怀疑,因为我们可以发现草船借箭是存在很多漏洞的,有点令人想不通。当时的天气背景非常重要,就是要靠敌人看不清才敢去借箭,当然敌人也不傻不可能随意盲射。但是曹军还就真的盲射了,不过要想看清敌人为什么不换成火箭呢?先不说“...
2023-03-220阅读全文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阑珊”是指灯火?零落稀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思是: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的地方发现了她。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
2023-03-230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