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馆 www.qiwenguan.com】探寻天下未解之谜 领略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喀秋莎火箭炮为何会成为二战德军的噩梦?

发布时间:2023-03-23来源:奇闻馆编辑:奇闻馆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真相 > 手机阅读

“当苏联人的火箭弹在阵地上炸响的时候,许多战士因为无法忍受刺耳的轰鸣声甚至精神失常了……”这是一名被俘的德国士兵说到的话。而这款让德军士兵痛恨且退避三舍的武器,就是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那么,为何一款搭载在卡车上的移动火箭发射车,能在战场上如此招‘仇恨’,并成为纳粹德国士兵挥之不去的梦魇呢?

喀秋莎火箭炮为何会成为二战德军的噩梦?

事实证明,长时间的炮击、轰炸,对于在一线上奋战的步兵来说,无论是心理还是精神,都是种巨大的摧残。

第一点,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喀秋莎火箭炮乃是一项苏军的“秘密武器”。在许多苏军高层人士看来,就这样一款‘卡车带发射器’的脆皮玩意,根本不值得一提。然而,当这些高官们在测试厂上,亲眼目睹了喀秋莎的咆哮后,立刻便被它恐怖输出所折服。以至于当时的苏联国防部长塞米恩·季莫申科(Semyon Timonshenko)当场质问兵工署的官员:“有这样强大的武器,为什么你们不向我汇报?!”有意思的是,直至1941年6月21日,也就是德军入侵苏联的前一天,斯大林才为这些秘密武器开了绿灯,允许其进入量产阶段。作为秘密武器,在战争初期时,每一辆喀秋莎上都安装了炸药,以防止这些输出机器落入敌手。而使用喀秋莎的单位,也被称之为“近卫迫击炮团”(Guards Mortars),以此来迷惑德军。

喀秋莎火箭炮为何会成为二战德军的噩梦?

季莫申科本人(1895-1970),其先后参加过一战、苏俄内战、苏波战争以及苏芬战争。在苏德战争爆发时,以苏联元帅的军衔担任国防部长,1941年7月被调往斯模棱斯克前线作战。在莫斯科保卫战后因指挥不利,被斯大林免除了国防部长职务,成为名誉上的总指挥。1970年去世。

第二点,苏军对于喀秋莎的官方称呼为“BM-13”,而在喀秋莎的使用上,更是小心翼翼。1941年7月14日,首支装备喀秋莎的部队,在其指挥官伊万·费洛夫(Ivan Flerov)的指挥下,率先投入到白俄罗斯的奥尔沙(Orsha)地区。对于德军来说,奥尔沙的火车站乃是一个巨大的转运场。而在这里堆放的物资,更是成百上千。而在奥尔沙地区的首战,也超出了苏军高层的预期:上百吨德军的弹药、物资尽数被呼啸而至的火箭弹炸了个稀巴烂!从当时的国防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的日记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一斑:“敌人首次在东线投入了不知名的新式武器,位于奥尔沙的火车站遭到了突如其来的‘火焰风暴’。所有的军事物资都被毁于一旦。”正是‘不知名’这一效果,才能使得喀秋莎能扬名立万。

喀秋莎火箭炮为何会成为二战德军的噩梦?

咆哮着倾斜‘火雨’的喀秋莎火箭炮群。

第三点,灵活与猛烈的火力打击,也是喀秋莎的一大特点。比起常规火炮,使用16管的喀秋莎虽然精确度较差,但只要有1发火箭弹击中目标周边区域,其破坏性也是可想而知的。同时,在进入1942年后,苏军开始大规模采用美式的“斯图贝克”(Studebaker)卡车作为BM-13的底盘。机动性强的它,能够在德军展开反扑之前,就迅速消失的无影无踪。因此,被德军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的它们,也与波波沙、莫辛纳甘一样,成为了二战中苏军的代名词。

由美军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的大批斯图贝克卡车,成为了苏军填补缺口的最佳车选。

喀秋莎火箭炮为何会成为二战德军的噩梦?

第四点,难以仿造。虽然德军也搞过同种类型的火箭发射车(Nebelwerfer),但是比起喀秋莎,德军的火箭发射车多为6-10管,火箭弹口径虽然大,但射程远不如喀秋莎。同时,在空中射击时轨迹明显,很容易被航空器追踪到,生存堪忧。而直至二战结束,德军也未能仿造出与苏军类似的火箭发射架。

喀秋莎可使用的火箭弹,包括80毫米、132毫米,300毫米不等。

德军的42式火箭发射车彩绘。比起喀秋莎,产量少,射程有限的它并未能给德军带来最终胜利。

标签:  火箭  德军  苏军  武器  发射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喀秋莎火箭炮为何会成为二战德军的噩梦?》感兴趣,还可以看看《孙悟空一生中的四位大哥都是谁?一神一仙一妖和一人》这篇文章。奇闻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历史真相排行

历史真相精选

历史真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