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馆 www.qiwenguan.com】探寻天下未解之谜 领略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黑足鼬是什么动物

发布时间:2023-03-22来源:奇闻馆编辑:奇闻馆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探索 > 手机阅读

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宣布,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出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黑足雪貂。该物种属于鼬的一种,很容易通过它们眼睛周围的黑色标记识别,是夜行动物。

据悉,这只名叫伊丽莎白•安的黑足雪貂于去年12月诞生,但相关的信息直到现在才披露。克隆的成功得归功于另一只死于三十多年前的雪貂的冷冻基因。在实验过程中克隆了两只黑足雪貂,但只有一只幸存了下来。

黑足鼬是什么动物

黑足鼬

黑足鼬(学名:Mustela nigripes):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小型食肉性哺乳动物和唯一原产于北美地区的鼬类。体长31-41厘米,尾长11-15厘米,体重0.8-1千克。雄性略大,上体皮毛是黄色,下体灰白色,有着深色的尾巴以及黑色的尾巴尖,嘴部、脸部、喉咙、前额部分呈白色,黑白过渡色为黄褐色,眼睛周围有一个黑色的面具,鼻尖黑色,腿很短,有强壮的前肢和较大的前爪,利于挖掘。

黑足鼬对栖息地的要求较高,一只黑足鼬需要40-60公顷的地域,其生存离不开土拔鼠,一只黑足鼬一年要吃掉100只土拔鼠。黑足鼬在野外仅生存在三个地方,美国蒙大拿州东北部,南达科他州西部和怀俄明州东南部。所有这三个地区都是在原始黑足鼬被灭绝后重新引入的。

形态特征

黑足鼬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哺乳动物之一,也是北美地区唯一的鼬类。体长31-41厘米,尾长11-15厘米,重量0.8-1千克,与大多数鼬属成员一样,雄性比雌性大。身体细长。雄性略大,上体皮毛是黄色,下体灰白色,有着深色的尾巴以及黑色的尾巴尖,嘴部、脸部、喉咙、前额部分呈白色,黑白过渡色为黄褐色,眼睛周围有一个黑色的面具,鼻尖黑色,腿很短,有强壮的前肢和较大的前掌,利于挖掘。

生活习性

黑足鼬是一种穴居动物。机敏、灵活,在夜间活动。领域约50公顷。一般单独活动,但在三月至四月的发情季时会聚集。黑足鼬听觉、视觉和嗅觉都很灵敏,尿液是重要的交流工具,用来标自己的领土或回家的路线。

黑足鼬属于夜行性动物,而且喜欢独来独往。它们自己从不打洞筑窝,而是利用草原犬鼠遗弃的洞穴作为休息和狩猎的场所。在冬季,它们总是尽可能减少活动,甚至能躲在窝里5至6天不出来活动觅食。黑脚雪貂具有强烈的领土意识,同性之间常常为了领土而发生争斗。

捕食土拔鼠和地松鼠,以草原犬鼠为主,约占黑足鼬全部食物的90%。其生存离不开土拔鼠。一只黑足鼬一年要吃掉100只左右的土拔鼠,有时甚至会住在它们的洞穴中。

分布范围

历史上,黑足鼬生活的范围遍及北美的内陆地区,从加拿大南部到墨西哥北部。黑足鼬是北美原产的唯一的鼬类。截止2016年,鼬在野外仅生存在三个地方,美国蒙大拿州东北部,南达科他州西部和怀俄明州东南部。所有这三个地区都是在原始黑足鼬被灭绝后重新引入的。黑足鼬的种群也存在于七个动物园和养殖设施中。

繁殖方式

黑足鼬具有性二态性,雄性比雌性大。在交配季节,雌性积极地追求雄性。黑足鼬的妊娠方式被称为“延迟植入”,其中受精卵在怀孕适宜的条件下才开始发育。雌性黑足鼬一岁时性成熟,三对乳头。

繁殖季节一般延续到3-4月。妊娠期为35-45天。每窝产1-6只,平均产仔3.5只。幼崽出生时没有视力,出窝前,幼仔留在洞穴里大约42天。在7-8月的夏季,雌性和幼仔生活在一起,初生幼仔并不弱小,刚出生时身材就能达到成年黑脚雪貂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三,在秋季成熟并离窝独立生活。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ver 3.1——濒危(EN)。

标签:  黑色  雄性  雌性  活动  三个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黑足鼬是什么动物》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春季花粉过敏人群需尽量避免接触哪类植物》这篇文章。奇闻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探索排行

科学探索精选

科学探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