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馆 www.qiwenguan.com】探寻天下未解之谜 领略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发布时间:2023-03-22来源:奇闻馆编辑:奇闻馆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潭溪口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黄甲山村一组,东面1公里为新桥河镇,再往东15公里为益阳市区,西南距桃江县城8公里(图一)。该遗址处于资水左岸一处呈长条状沿河台地之上,东西长200米、南北宽30米,分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一  潭溪口遗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为配合新建铁路常德经益阳至长沙铁路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8月—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益阳市文物管理局、资阳区文物管理所等单位业务人员,对潭溪口遗址北部受工程影响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图二、图三)。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二  新建铁路与潭溪口遗址位置关系图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三  发掘场景

  根据前期考古调查勘探并结合遗址实际情况,本次发掘共布设10米×10米探方6个,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共发掘遗迹有灰坑133个、灰沟15条、墓葬3座,此外,还发现200多个柱洞,但不能辨认出房屋建筑(图四)。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四  遗址⑤层下遗迹分布图

  二、地层堆积

  整个遗址地层堆积共分5层,各个探方均有分布(图五)。详情如下:

  第①层:灰褐色沙性粘土,土质较疏松,厚0.15—0.3米。包含较多瓦片、近现代垃圾、青瓷片。为近现代扰乱层。

  第②层:浅灰褐色沙性粘土,土质较致密,厚0.2—0.4米。包含少量砖块,出土较多青瓷、釉陶残片。青瓷多为六朝时期,少量宋元时期,因出土遗物最晚为宋元时期,故该地层应为宋元时期地层。

  第③层:浅灰褐色沙性粘土,土质致密,厚0.3—0.45米。包含较少的红烧土颗粒与砖块,出土较多六朝时期青瓷残片、陶片,汉代陶片与少量战国时期陶片。因出土遗物最晚为六朝时期,故该地层应为六朝时期地层。

  第④层:浅黄褐色沙性粘土,土质致密,厚0.15—0.3米。包含少量炭粒,出土较多战国时期陶器残片、少量六朝时期青瓷残片。因出土遗物最晚为六朝时期,故该地层应为六朝时期地层。

  第⑤层:黄褐色沙性粘土,土质致密,厚0.15—0.25米。包含较多炭粒,出土少量战国时期陶器残片。该地层应为战国时期地层。

  第⑤层下为生土。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五  T5北壁局部

  三、遗迹、遗物

  遗址堆积的年代有商代、战国、六朝和宋元四个时期,其中,战国和六朝时期堆积的遗迹和遗物最为丰富。此外,六朝时期堆积里还夹杂着汉代遗物,可知原来汉代应有遗存分布,但被六朝时期破坏扰乱。

  商时期遗存均开口于⑤层下,16个灰坑。以H105为代表。H105位于T4东部,开口于⑤层下,打破生土。平面呈圆角方形,斜壁,底近平。长1.86、宽1.58、深1.06 米。填土为浅灰褐色沙性粘土,土质紧密,出土较多陶片、红烧土、炭屑等。出土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少量夹砂陶。可辨器形有釜、罐、豆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少量方格纹(图七、图八)。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六  H105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七  H105出土陶片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八  H105出土器物

  战国时期遗存为遗址第⑤层,51个灰坑、5条灰沟、1座墓。以H102为代表。H102位于T1南部,开口于④层下,打破⑤层与生土。平面近长方形,斜壁,底近平。长2.42米、宽1.92米、深0.9米。填土为灰褐色沙土,结构紧密,包含物有较多陶片、红烧土、炭屑等。陶片以泥质陶为主,少量夹砂陶。可辨器形有鬲、豆、釜、罐、盆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图九、图一〇)。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九  H102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一〇  H102出土器物

  六朝时期遗存为遗址第③、④层,46个灰坑、8条灰沟、2座墓(图一一)。以H28、H29为代表。H28位于T5东部,部分压于T5东隔梁下以及T6西部,开口于③层下,被一现代坑打破,打破第④层。平面近圆角方形,斜壁。残长8.85、宽3.98、深0.71米。坑内填土为浅灰褐色沙性粘土,土质紧密,出土大量陶片、瓷片、红烧土、炭屑、砾石、青砖等遗物。陶片以泥质陶为主,以及部分硬陶和少量夹砂陶。可辨器形有鬲、罐、盆、豆等,纹饰以绳纹、方格纹为主。瓷片多为青瓷,器形有碗、罐、壶、唾壶、盅、盏、蛙形水注、熏盖、狮形烛插等。其陶器年代从战国至六朝时期均有,瓷器年代均为六朝时期,故H28的年代为六朝时期(图一二-一五)。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一一  地层出土青瓷器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一二  H28发掘后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一三  H28青瓷狮型烛插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一四  H28硬陶罐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一五  H28出土器物

  H29位于T5西南部,开口于③层下,被一现代坑打破,打破④层。平面近圆角方形,斜弧壁,坑底突出。长1.75米、宽1.22米、深0.3米。坑内填土为灰褐色沙性粘土,土质较致密,出土大量瓷片、陶片、炭屑、砾石、青砖等。陶片以泥质陶为主,以及部分硬陶和少量夹砂陶。可辨器形有鬲、罐、盆等。纹饰以绳纹、钱纹、方格纹为主。青瓷器形有盏、碗、罐、盘口壶、鸡首壶等。与H28类似,其年代为六朝时期(图一六、图一七)。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一六  H29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一七  H29出土器物

  宋元时期遗存为遗址第②层,没有相关遗迹。出土少量宋元时期青釉高足杯、碗,青白釉斗笠碗,酱釉碗等(图一八)。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图一八  ②层出土宋元瓷器

  四、初步认识

  1、潭溪口遗址为益阳地区资水中游一处聚落遗址,可大体分为商代、战国、六朝、宋元四个时期,年代跨度大,为研究益阳地区资水流域从商周至宋元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具有重要意义。

  2、潭溪口遗址的商代遗存虽然出土遗迹、遗物较少,但其器物特征与资水中下游的安化城埠坪、桃江麦子园、汉寿马栏咀、益阳泞湖等商代遗址具有一致性,应是一种受商文化影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土著文化。

  3、潭溪口遗址下游约20公里处即为益阳兔子山遗址(铁铺岭遗址)。2013年,兔子山遗址9号井所出的简牍为战国楚及秦代益阳县的政府文书档案,有5枚简中出现“益阳”二字,除一枚秦简外,另外四枚为楚简。兔子山简牍的发现证实该遗址属于战国以降益阳县治所在。考古资料显示,铁铺岭遗址残存面积达10万平方米,年代自战国至明清时期没有缺环,其中以战国晚期到六朝时期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同样,潭溪口遗址的文化堆积亦以战国晚期到六朝时期的相关遗迹及出土遗物最为丰富。因此,潭溪口遗址应是战国晚期到六朝时期益阳县治附近一个较大规模的聚落遗址。

  4、潭溪口遗址出土了数量众多、器类多样的六朝时期青瓷器,却不见窑址、窑具等相关的遗迹遗物出现,其出土青瓷器多源于湘阴岳州窑,其中带支钉痕青釉碗、四系盘口壶、鸡首壶等与湘阴岳州窑两晋时期出土同类型器物十分相似。该遗址又紧靠资水,水路运输便捷。以此推测该遗址或许在六朝时期为湘阴岳州窑瓷器贸易的一处集散地。此次发掘为研究湘阴岳州窑的瓷器贸易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标签:  时期  出土  遗址  六朝  战国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感兴趣,还可以看看《英国约克郡2600年前被杀古人颅骨内发现保存完好的神秘脑组织》这篇文章。奇闻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